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8990字。

  昆明市2021—2022学年下学期期末模拟检测
  八年级  语文试题卷
  (本试卷共有四大题,共26小题,共4页;满分10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
  注意事项:
  1.本卷为试题卷。考生必须在答题卡上解题作答。答案应书写在答题卡相应的位置上,在试题卷、草稿纸上作答无效。
  2.考试结束后,请将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语文知识积累(1~5题,每题2分,第6题8分,共18分)
  1.下列词语的注音和字形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弛骋(chěng)    羁绊(bàn)        劫(jié)难           行将(jiāng)就目
  B.虔(qián)诚      绚(xuàn)丽      踪(zōng)迹         怒不可遏(è)
  C.辐(fú)射        迁徒(xǐ)         眼眶(kuāng)        轻歌曼(màn)舞
  D.龟(guī)裂       蛮横(hèng)      震(zhèn)憾         纷至沓(tà)来
  2.依次填入下列句子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怀疑不仅是消极方面________的必须步骤,________是积极方面建设新学说、启迪新发明的基本条件。对于别人的话,都不打折扣地________,那是思想上的懒惰。这样的脑筋永远是被动的,永远不能治学。只有常常怀疑、常常发问的脑筋才有问题,有问题才想求解答。在不断的发问和________中,一切学问才会发展起来。
  A.去伪存真    也      认同    求索         B.辨伪去妄    而且    承认    求索
  C.去伪存真    而且    认同    求解         D.辨伪去妄    也      承认    求解
  3.下列属于语义重复语病的一项是(  )
  A.持续干旱少雨,许多水库的存水量已减少了一倍。节约用水刻不容缓。
  B.国内越来越多的服装设计师和品牌致力于中华美学精神的传承与创新。
  C.驾驶员一直长时间疲劳驾驶,最终发生了这次令人心痛的交通事故。
  D.对于高铁的设计和施工,始终要坚持最小程度破坏自然生态的原则。
  4.下列句子顺序排列最恰当的一项是(  )
  ①“智能高铁”列车具备工作状态自感知、运行故障自诊断、导向安全自决策等功能。
  ②“智能高铁”是近两年来突然兴起的一个概念,是未来中国高铁发展的主要方向之一。
  ③同时将实现全面电子客票、全程畅通出行、只能引导等综合运输服务。
  ④最终实现我国高铁的智能化。
  ⑤按照铁路专家的解释,“智能高铁”是利用不数据、北斗定位、5G通讯等先进技术,将一代信息技术与高铁技术集成融合。
  A.⑤①③②④     B.⑤③②①④     C.②③④①⑤    D.②⑤①③④
  5.下列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社戏》一文记叙了鲁迅和他儿时的伙伴阿发、双喜等一起钓虾、看戏、偷罗汉豆等有趣的故事。
  B.《小石潭记》的“记”和《马说》的“说”都是古代的一种文体。
  C.魏学洢,是明朝末年的著名散文作家。收录于清代张潮选编的散文集《虞初新志》中的《核舟记》是其代表作。
  D.《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其作品分为“风”“雅”“颂”三部分共305篇,常用赋、比、兴手法。
  6.根据提示填空(每小题1分,共8分,凡出现漏字、错字,该空均不得分)
  (1)                        ,只有香如故(陆游《卜算子??咏梅》)
  (2)知不足,                       ;知困,                   。 (礼记二则《虽有嘉肴》)
  (3)自云先世避秦时乱,                            ,不复出焉。(陶渊明《桃花源记》)
  (4)蒹葭萋萋,                    。所谓伊人,                    。(《诗经??蒹葭》)
  (5)听妇前致词:                   。一男附书至,                    。(杜甫《石壕吏》)
  (6)卖炭翁,伐薪烧炭南山中。                        ,                      。(白居易《卖炭翁》)
  (7)此地一为别,                 。挥手自兹去,                    。(李白《送友人》)
  (8)常建的《题破山寺后禅院》中有两句诗各含一个成语,这两句诗分别是:“                ”“             ”。
  二、综合性学习(7~11题,共10分)
  (一)学习与探究(含7~9题,共6分)
  阅读材料,完成第7~8题(5分)
  材料一:2022年2月4日晚,北京冬奥会盛典的大幕在北京“鸟巢”拉开帷幕,我们向世界奉献又出一届精彩的、无与伦比的奥运盛会。冬奥会无疑对增强民族公众信心和促进中西文化交流融合产生积极影响。通过举办冬奥会,我们将进一步振兴人民精神,弘扬中华伟大文明和优秀文化,增强人民的团结和自豪感,展现大国实力和精神风貌。冬奥会是中国与世界接轨的桥梁,冬奥会和冬残奥会是国际盛会,是中国走向世界的纽带,是中国与各国友好交往的舞台。冰墩墩和雪容融相信,办好本届冬奥会和冬残奥会,让世界更多地了解中国,他们可以促进中国与世界各国的友好交流与合作。
  材料二:“荣耀冰雪路,一起向未来”。让我们携青春之歌,赴冰雪之约,为冬奥助力。下图分别是2022年北京冬奥会的会徽和冬奥会吉祥物之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