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性必修上册课时检测含解析(16份)
10老子四章含解析.doc
11五石之瓠含解析.doc
12兼爱含解析.doc
13大卫•科波菲尔节选含解析.doc
14复活节选含解析.doc
15老人与海节选含解析.doc
16百年孤独节选含解析.doc
1中国人民站起来了含解析.doc
2长征胜利万岁含解析.doc
3大战中的插曲含解析.doc
4别了“不列颠尼亚”含解析.doc
5县委书记的榜样--焦裕禄含解析.doc
6在民族复兴的历史丰碑上--2020中国抗疫记含解析.doc
7论语十二章含解析.doc
8大学之道含解析.doc
9人皆有不忍人之心含解析.doc
中国人民站起来了
一、语言运用专练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毛泽东诗词以崇高的革命感情、遒劲的创造力量,形成了风格绝殊的新形态的诗美和独树一帜的创作风格。毛泽东是伟大的革命理想主义者,他的诗词中不遗余力地讴歌革命理想,他赞美为实现理想而进行的斗争的壮丽。《七律•长征》就是其中的典范作品。这首诗不仅写出了红军长征所经历的千难万险,而且把红军不怕牺牲的崇高精神抒写到了极致,可以称为千古绝唱。毛泽东诗词中歌颂革命理想、战胜困难之勇气的警句比比皆是,如“不到长城非好汉”“敢教日月换新天”“独有英雄驱虎豹”等,这些警句就像是振奋人心的金鼓,催促人们乘风破浪,锐意进取。( )。其诗词中的美是对自然与社会生活中的美的概括与升华,如《沁园春•长沙》中,他表现美的重要特点是善于把自然美与社会美融为一体,通过刻画栩栩如生、呼之欲出的自然美的艺术形象来表现社会美,抒发了一代伟人的乐观主义精神和以天下为己任的革命豪情壮志。
1.下列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
A.毛泽东在诗词中不仅抒写了一代伟人的壮志豪情,而且读者还在心中铸造了美的
殿堂
B.不仅毛泽东诗词抒写了一代伟人的壮志豪情,而且还在读者心中铸造了美的殿堂
C.毛泽东诗词不仅抒写了一代伟人的壮志豪情,而且还在读者心中铸造了美的殿堂
D.毛泽东诗词不仅在读者心中铸造了美的殿堂,而且还抒写了一代伟人的壮志豪情
解析:选C A项,从前文看,括号内句子的陈述对象应为“毛泽东诗词”,而不是“毛泽东”,且“读者”应修饰“心中”。B项,关联词语位置不当,复句中两个分句的主语一致时,第一个关联词语应放在主语之后,即“不仅”应放在“诗词”之后。D项,语序不当,“在读者心中铸造了美的殿堂”在语意上比“抒写了一代伟人的壮志豪情”更进一层,同时“美的殿堂”作为括号中所填句子的后一分句中的内容,能更好地与括号后的“其诗词中的美”相衔接,使前后语意连贯。
2.下列各项中,和画波浪线的句子使用的修辞手法相同的一项是( )
A.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
B.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
大战中的插曲
一、语言运用专练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聂荣臻曾外孙王佳口述的《我的老爷爷——聂荣臻》,由解放军文艺出版社出版。作为开国元勋,聂荣臻的人生故事许多都早已为人熟知,但是,这本书运用的大量素材是只有当事人才了解的__________,许多还是第一次见诸文字。书中特别__________了聂荣臻如何支持科研工作之事。1958年冬,大雪__________,加上三年困难时期已经开始,从事国防科研的技术人员有不少被冻伤,聂荣臻派人给200多位科学家和技术人员挨个儿看手。此外,聂荣臻还向周恩来倡议,“向各大军区、海空军募点捐”,为一线科研人员弄到了猪肉、黄豆、海带、鱼、豆油等。当时聂荣臻还宣布,“全部分给专家和技术人员,领导、行政人员一律不分”,“我们领导要是吃了一两,就开除我们的党籍”。
这是一本少儿读物,因此这本书的叙事口吻完全是一个孩子的口吻,形式也是讲故事的形式。为方便孩子们阅读和理解,( ),让小读者在充满历史画卷的故事情景中,带着__________的求知欲快乐阅读和感知。
1.下列各句中的破折号和文中“我的老爷爷——聂荣臻”的破折号,作用相同的一项是( )
A.这简直就是颠倒黑白——说得不客气一点——无耻之尤!
B.“最近人人喜欢听这首歌,只有你不喜欢,——听说了吗?隔壁班的班主任下海经商去了!”陈骏小声说道。
C.我望着它们,心里想:我的好儿子在岛上留下了一样美好的东西——鲜花。
D.“营长他连中三发子弹,他牺——”小战士还没说完就大哭起来。
解析:选C C项与题干中的破折号均标示注释内容或补充说明。A项,标示插入语。B项,标示话题的转换。D项,标示话语的中断或间隔。
2.下列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
A.内幕 披露 沸沸扬扬 浓重
B.内幕 揭露 纷纷扬扬 强烈
C.细节 揭露 沸沸扬扬 浓重
D.细节 披露 纷纷扬扬 强烈
解析:选D 内幕:外界不知道的内部情况(多指不好的)。
……
百年孤独(节选)
一、语言运用专练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百年孤独》将布恩迪亚家族七代人的命运像画卷一样展现在读者面前,是20世纪重要的经典文学巨著之一。在写《百年孤独》之前,马尔克斯一直是拉丁美洲一个不温不火的作家。这部作品一经问世,( ① )。一时间,马尔克斯名声大噪,成了世界级的作家。关于《百年孤独》,有一个轶事。一个记者问起贾平凹对这本书的看法,他说他从来没有读过,也不知道好看在哪里。这很有意思。现实生活中,( ② ),却不敢说出来,就像小资产阶级不敢承认自己对红酒和雪茄一窍不通;可一个完全消费得起红酒和雪茄、但对此不感兴趣的富豪,却可以非常坦然地说出这句话。很多初读《百年孤独》的人,可能都会有一种感觉:乱。这种“乱”的来源,可能是源于七代男人共享两个名字,可能是源于魔幻现实主义写法,也可能是源于那种强硬的马尔克斯的叙事风格。但你不得不承认的是:这种乱的感觉,也源自一种被震慑,像是一整个南美洲大陆的掠影,带着烈阳、暴雨和极度难忍的痛楚扑面而来。还没有准备好承受这种痛楚的人,往往会本能地选择闪避。
1.文中使用了哪些修辞手法( )
A.对比 排比 比喻
B.比喻 对偶 排比
C.排比 夸张 借代
D.借代 反复 比喻
解析:选A 通读语段可知,“将布恩迪亚家族七代人的命运像画卷一样展现在读者面前”等内容,使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就像小资产阶级不敢承认……坦然地说出这句话”等内容,使用了对比的修辞手法。“可能是源于七代男人……叙事风格”等内容,使用了排比的修辞手法。文段没有使用对偶、夸张、借代、反复的修辞手法。
2.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
A.这种“乱”的来源,可能是源于七代男人共享两个名字,可能是源于魔幻现实主义写法,也可能是源于马尔克斯的那种强硬的叙事风格。
B.这种“乱”的来源,可能是由于七代男人共享两个名字,可能是由于魔幻现实主义写法,也可能是由于那种强硬的马尔克斯的叙事风格。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