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6330字。
2022松江区初三二模语文试卷
(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00分钟)
考生注意:
1.本试卷共24题。
2.请将所有答案做在答题纸的指定位置上,做在试卷上一律不计分。
一、文言文
(一)默写
1.夕阳西下, 。 (马致远《天净沙??秋思》)
2.所欲有甚于生者, 。 (《鱼我所欲也》)
3. ,潭影空人心。(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
4.武松途径景阳冈,至酒家沽饮十八碗,此时的他,正如《江城子??密州出猎》所写的“ ”,他不听酒家有虎伤人的劝告,继续赶路,最后徒手将虎打死。
阅读下列诗文,完成第5—11题
【甲】曹刿论战(节选)
公与之乘,战于长勺。公将鼓之。刿曰:“未可。”齐人三鼓。刿曰:“可矣。”齐师败绩。公将驰之。刿曰:“未可。”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曰:“可矣。”遂逐齐师。
既克,公问其故。对曰:“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
【乙】飞将军
李广以卫尉为将军,出雁门击匈奴。匈奴兵多,破败广军,生得广。单于素闻广贤,令曰:“得李广必生致之。”胡骑得广,广时伤病,置广两马间,络①而盛卧之。行十余里,广佯死,睨其旁有一胡儿骑善马,广暂②腾而上胡儿马,因推堕儿,取其弓,鞭马南驰数十里,复得其余军,因引而入塞。匈奴捕者骑数百追之,广行取胡儿弓,射杀追骑,以故得脱。
【注】①络:用绳子编织成的网状物。②暂:突然。
5.甲文选自《 》,这是中国古代一部叙事完备的 体史书。
6.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
⑴单于素闻广贤( ) ⑵睨其旁有一胡儿骑善马( )
7.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公与之乘,战于长勺。
8.对文中划线句翻译正确的一项是
A.发现李广一定要让年轻人去抓他。B.发现李广一定要让他活着回去。
C.抓到李广一定要让年轻人送过来。D.抓到李广一定要让他活着送过来。
9.根据甲乙两文内容,完成填空。
所叙之事 主要人物形象特点
甲文 ⑴ 军事才能卓越
乙文 李广被生擒后伺机逃脱 ⑵
10.下列对甲乙两文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甲乙两文都生动展现了古代悲壮的战争场面。
B.甲文略写战争经过是因为文章重在“论战”。
C.乙文李广逃脱的原因是他找到了残余的军队。
D.甲乙两文都借助对比的手法来揭示人物特点。
11.曹刿“下视其辙,登轼而望”,在对方辙乱旗靡时乘胜追击,李广“ ”,见“旁
有胡儿骑善马”便马上行动,甲乙两文都给我们这样的启示: 。
二、现代文
(一)阅读下文,完成第12—15题
盲盒背后的上瘾密码
岑嵘
①近几年,开盲盒突然又火热了起来。不仅出现了各种各样的品牌,开盲盒的方式也五花八门。人们为什么会对盲盒趋之若鹜?这要从我们的大脑说起。
②在我们的大脑中,有一个“奖赏机制”,大脑通过释放多巴胺来奖励某些行为。这个奖赏机制非常独特,即大脑对意料之外的奖赏所释放的多巴胺,比意料之中的奖赏释放的多三至四倍。
③购买喜欢的手办固然让人高兴,但是不会有意外的惊喜。然而盲盒不同,你事先并不知道得到的是哪一款,假如你意外得到了一款非常喜欢的手办,那么大脑就会释放更多的多巴胺来奖励这个行为。
④抽到喜欢的手办令人惊喜,但这个事情又是如何让人上瘾的呢?这同样和多巴胺有关。
⑤人们通常认为多巴胺是一种快乐剂。在如愿以偿或者收获意外惊喜的时候,多巴胺会产生一种不可抑制的内部快感。然而多巴胺的作用还远远不止这些,它还会激励我们去捕捉这些回报。
⑥人类对不可预见的事件有一种预测的成瘾性,当我们精心研究后,会认为自己发现了某种“规律”,例如在某个时间段、某个地区出现某种盲盒的概率很大。在你迫不及待地拆开盲盒后,正好印证了你发现的“规律”——你得到了某个稀缺的“隐藏款”,这就是我们大脑的本能,我们既不可能关闭这个功能,也不可能赶走它们。大脑中的某个专门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