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2023届高考一轮复习课后习题 二十六 鉴赏古代诗歌的语言
2023届高考一轮复习课后习题 三十  辨析并修改病句 .doc
2023届高考一轮复习课后习题 二十八 名篇名句默写 .doc
2023届高考一轮复习课后习题 二十九 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 .doc
2023届高考一轮复习课后习题 二十六 鉴赏古代诗歌的语言 .doc
2023届高考一轮复习课后习题 二十七 鉴赏古代诗歌的表达技巧 .doc

  任务突破练二十六 鉴赏古代诗歌的语言
  (赋分54分,用时40分钟)
  1.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1)~(2)题。(9分)
  依韵和杜相公喜雨之什[注]
  欧阳修
  岁时丰俭若循环,天幸非由拙政然。
  一雨虽知为美泽,三登犹未补凶年。
  桑阴蔽日交垂路,麦穗含风秀满田。
  千里郊原想如画,正宜携酒望晴川。
  注杜相公:杜衍,宋仁宗时社稷之臣,任同平章事(宰相)。之什:篇章。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首联诗人认为年成有好有坏,是受上天的安排,而不是因为治政是良政还是拙政。
  B.颔联中“美泽”表明这“雨”是一场及时雨,可能带来丰收,也照应题目中的“喜雨”。
  C.颔联说连年丰收也弥补不了灾年的伤害,表明诗人在欣喜之余仍为天下百姓担忧。
  D.尾联运用想象和比喻写郊外的景色,诗人欲携酒赏雨后美景,可见其喜雨的心情。
  (2)颈联中“蔽”和“含”用得精练传神,请结合内容简要赏析。(6分)
  2.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2)题。(9分)
  金陵夜泊
  罗 隐①
  冷烟轻霭傍衰丛,此夕秦淮驻断蓬。
  栖雁远惊沽酒火,乱鸦高避落帆风。
  地销王气②波声急,山带秋阴树影空。
  六代精灵③人不见,思量应在月明中。
  注①罗隐:杭州新城人,唐代诗人。共参加了十多次进士考试,均不第。②王气:旧时指象征帝王运数的祥瑞之气。③精灵:精灵之气,此指显贵人物。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繁盛一时的秦淮河如今征雁寒鸦纷飞,景物描写中充溢着故国萧条悲叹之感。
  B.颔联运用倒装手法:岸上酒家夜火惊栖雁,船上风帆下落惊得乌鸦纷乱高飞躲避。
  C.“冷烟”“轻霭”“衰丛”,诗一开始就以愁惨之墨,描绘出一幅惨淡的秦淮暮春图。
  D.六朝古都曾有多少风流人物而今何在?他们的精灵之气应在这清冷的月光之下吧!
  (2)“断蓬”二字用得极为巧妙,简要分析其妙处。(6分)
  3.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1)~(2)题。(9分)
  次韵答彦珍
  王安石
  手得封题手自开,一篇美玉缀玫瑰。
  众知圆媚难论报,自顾穷愁敢角才。
  君卧南阳惟畎亩,我行西路亦风埃。
  相逢不必嗟劳事,尚欲赓歌咏起哉。
  任务突破练二十八 名篇名句默写
  (赋分108分,用时40分钟)
  1.(2021•八省适应性测试)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
  (1)杜甫《望岳》一诗用自问自答的手法,交代了泰山的地理位置与苍茫雄奇,这两句诗是“         ?          ”。
  (2)元代散曲中常可见到互为对偶的三个句子连用,这是一种艺术表现形式的发展。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使用了这种形式,这三句中的后两句是“          ,          ”。
  (3)古代诗人常用“沧海”这一意象展现宽阔胸襟,寄托忧思情怀,或抒发离情别绪。唐代诗人李商隐就写过许多这样的诗句,如“            ,            ”。
  2.(2021•八省适应性测试)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
  (1)曹操在《短歌行》中表达自己求贤若渴的心情,直接使用了《诗经•郑风》中的原句“        ,        ”。
  (2)杜甫《客至》中“            ,            ”两句,不仅表示客不常来,还有主人不轻易邀请客人的意思,更见主客交情之深厚。
  (3)古代衣服由于原料的缘故,制成后较为硬挺,穿着前需置于石上舂捣,使之柔软,称为“捣衣”。古典诗词中常用“捣衣”意象和与之相关的“砧声”来表现家妇思念征夫、游子思家怀乡或对常年征战不满等情绪,比如唐人的诗句“           ,             ”。
  3.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
  (1)《书愤》中用刘宋名将檀道济典明志,感叹岁月不居、壮岁已逝,志未酬而鬓先斑的诗句是“            ,            ”。
  (2)杜牧在《阿房宫赋》中用排比句渲染阿房宫的繁华奢靡,其中把阿房宫所奏之乐与市井言语进行对比的句子是“        ,             ”。
  (3)鹧鸪的特点一是飞必南翥;二是喜雌雄对鸣。古典诗词中常用“鹧鸪”意象来表达幽恨哀思,比如唐、宋的诗词“            ,            ”。
  4.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
  (1)韩愈在《师说》中写道,时人在从师学习的问题上,对其子和对自身有不同的态度,对其子“           ”,对自身“          ”。
  (2)姜夔《扬州慢(淮左名都)》中描写红药自生自灭无人欣赏,借以表达扬州萧条的句子是“           ,          ”。
  任务突破练三十 辨析并修改病句
  (赋分38分,用时40分钟)
  一、对点练
  1.(2020•全国Ⅰ卷)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3分)
  唐宋以后,由于文人士大夫参与到印章的创作中,使这门从前主要由工匠承揽的技艺,增加了人文意味。印章不再局限于用来昭示身份与权力,而是通过镌刻人名字号、斋馆名称、成语警句等来表达情趣志向,印章也就超越实用功能,成为文人表达自己审美追求的独特方式。中国印章艺术由此实现了一次完美的升华——演变为中国文化特有的篆刻艺术。
  A.由于文人士大夫参与到印章的创作中,使这门从前主要由工匠传承的技艺,增加了人文意味。
  B.由于文人士大夫参与到印章的创作中,这门从前主要由工匠承揽的技艺,增加了人文意味。
  C.文人士大夫参与到印章的创作中,使这门从前主要由工匠承揽的技艺,增加了人文意味。
  D.文人士大夫参与到印章的创作中,使这门从前主要由工匠传承的技艺,增加了人文意味。
  2.(2020•全国Ⅱ卷)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3分)
  由于用刀在龟甲和兽骨上刻字比较困难,所以相较于铸造的青铜器铭文,甲骨文字体简化较多。对于文字本身来说,汉代学者总结的“六书”的方法在甲骨文基本都已出现,已经说明它是成熟的文字。
  A.就文字本身来说,汉代学者总结的“六书”的方法在甲骨文基本都已出现,已经说明它是成熟的文字。
  B.对于文字本身来说,汉代学者总结的“六书”的方法在甲骨文中基本都已出现,已经说明它是成熟的文字。
  C.对于文字本身来说,汉代学者总结的“六书”的方法在甲骨文基本都已出现,说明它已经是成熟的文字。
  D.就文字本身来说,汉代学者总结的“六书”的方法在甲骨文中基本都已出现,说明它已经是成熟的文字。
  3.(2020•天津卷)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正确的一项是(  )(3分)
  为了彰显唐人风度,官方旅馆的建设被提上日程。与此同时,民间旅馆的发展也相当可观。据《太平广记》记载了岐州富豪开设的私家旅馆,可以容纳千人食宿,不可谓世所罕见。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