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12830字。
第五单元 文言文阅读
A卷 新题基础练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侯植字仁干,上谷人也。燕散骑常侍龛之八世孙。高祖恕,魏北地郡守。子孙因家于北地之三水,遂为州郡冠族。父欣,泰州刺史、奉义县公。
植少倜傥,有大节,容貌奇伟,武艺绝伦。正光中,起家奉朝请。寻而天下丧乱,群盗蜂起,植乃散家财,率募勇敢讨贼。以功拜统军,迁清河郡守。后从贺拔岳讨万俟丑奴等,每有战功,除义州刺史。在州甚有政绩,为夷夏所怀。
从太祖破沙苑,战河桥,进大都督,加左光禄大夫。凉州刺史宇文仲和据州作逆,植从开府独孤信讨擒之,拜车骑大将军、仪同三司,封肥城县公,邑一千户。又赐姓贺屯。魏恭帝元年,从于谨平江陵,进骠骑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赐奴婢一百口,别封一子汧源县伯。六官建,拜司仓下大夫。孝闵帝践阼,进爵郡公,增邑通前二千户。
时帝幼冲,晋公护执政,植从兄龙恩为护所亲任。及护诛赵贵,而诸宿将等多不自安。植谓龙恩曰:“今主上春秋既富,安危系于数公。共为唇齿,尚忧不济,况以纤介之间,自相夷灭!植恐天下之人,因此解体。兄既受人任使,安得知而不言。”龙恩竟不能用。植又乘间言于护曰:“君臣之分情均父子理须同其休戚期之始终明公以骨肉之亲当社稷之寄与存与亡在于兹日愿公推诚王室,拟迹伊、周,使国有泰山之安,家传世禄之盛,则率土之滨,莫不幸甚。”护曰:“我蒙太祖厚恩,且属当犹子,誓将以身报国,贤兄应见此心。卿今有是言,岂谓吾有他志耶?”又闻其先与龙恩言,乃阴忌之。植惧不免祸,遂以忧卒。赠大将军、平扬光三州诸军事、平州刺史,谥曰节。子定嗣。
及护伏诛,龙恩与其弟大将军、武平公万寿并预其祸。高祖治护事,知植忠于朝廷,乃特免其子孙。定后位至车骑大将军、仪同三司。
(节选自《周书•侯植传》,有删改)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君臣之分/情均父子/理须同其休戚/期之始终/明公以骨肉之亲/当社稷之寄/与存与亡/在于兹日/
B.君臣之分/情均父子/理须同/其休戚/期之始终/明公以骨肉之亲/当社稷之寄与/存与亡在于兹日/
C.君臣之分/情均父子/理须同其休戚/期之始终/明公以骨肉之亲/当社稷之寄与/存与亡在于兹日/
D.君臣之分/情均父子/理须同/其休戚/期之始终/明公以骨肉之亲/当社稷之寄/与存与亡/在于兹日/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冠族,指的是在当地最具有势力或人口最多的某一大家族,有一定的名望与影响。
B.夷夏,是夷狄与华夏的并称,也指少数民族地区与汉族地区,文中指州内各民族。
C.邑,在文中指君主赐予的食邑,受封者以封地赋税为食禄,食邑大小按户数计算。
D.嗣,有继承、接续之意,文中指儿子侯定继承父亲爵禄,而嗣位往往指继承君位。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侯植才华出众。他出身于名门,为人洒脱不羁,武艺高强,募兵讨伐盗贼,因军功官拜统军,升任清河太守。
B.侯植战功卓著。他随军征战,破沙苑,战河桥,擒逆贼,屡建功勋,加官进爵,尤其是江陵之战后荣及后代。
C.侯植直言敢谏。他曾劝诫堂兄说,因为孝闵帝年龄幼小,国家安危仍需依赖老臣,群臣之间不应该自相残杀。
D.侯植荣及后代。他规劝不成,反而受到权臣宇文护的猜忌,害怕大祸临头,最终忧愁而死,后受到追封赠谥。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寻而天下丧乱,群盗蜂起,植乃散家财,率募勇敢讨贼。
(2)植恐天下之人,因此解体。兄既受人任使,安得知而不言。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题目。
方岳贡,字四长,谷城人。天启二年进士。授户部主事,进郎中。历典仓库,督永平粮储,并以廉瑾闻。
崇祯元年,出为松江知府。海滨多盗,捕得辄杖杀之。郡东南临大海,飓潮冲击,时为民患,筑石堤二十里许,遂为永利。郡漕京师数十万石,而诸仓乃相距五里,为筑城垣护之,名曰“仓城”。他如救荒助役、修学课士,咸有成绩,举卓异者数矣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