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查看预览图
共39张。附带教案。本教学设计以新课标理念为指导,重在教师指导下的合作探究,图片与问题都突出这点。
长亭送别
陈葭
教学目的
1、了解王实甫及其作品
2.品味鉴赏曲词语言
3.解读欣赏崔莺莺形象的艺术魅力
教学重点 
品味曲词语言
教学难点
艺术形象崔莺莺的情感分析 
教学设想 
1.通过教学媒体创设情景,引领学生赏析元曲
2.以诵读、品味带动词句的理解和思想内容的分析。
3、本文是自渎课,以教师示范,学生小组研讨肩上,班级汇报。
教学过程
一.导入
爱情,古老永恒又年轻常新的字眼。 
   才子佳人、怨女痴男,
   多少的悲欢离合,多少的血泪辛酸。
   由此,无数的文人墨客,几多真挚的描写,热  烈的咏叹。
   于是有了:
   关关雎鸠的吟唱,孔雀永远的飞翔,
   那哭倒的长城,哭不倒的爱情,
   沉没的百宝箱,沉没不了的爱的向往,
   还有罗密欧与朱丽叶,梁山伯与祝英台,
   千古绝唱,唱着:“愿普天下有情的都成了眷属”
  万般追问 "问人间情是何物,只教人生死相许”
  这里有一句,至今老少皆知,雅俗能诵,是哪一句?
  它就是来自王实甫的《西厢记》。
二、学生阅读资料,了解作者以及《西厢记》
   展示,《西厢记》图片,学生复述故事。
这就是演了几百年,仍长盛不衰,至今读来仍让后人柔肠百转,难以释怀的王实甫的元曲《西厢记》。剧中的女主人公崔莺莺是宰相家的千金小姐,她与母亲暂居在普济寺,白衣秀才张珙路过此地,两人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