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教学目标  <br>
1.理解人生四种境界的内涵。    <br>
  2.品味文中含义丰富的语句,鉴赏本文深入浅出、平易流畅的表达艺术。    <br>
  3.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崇高的人生理想。<br>
教学重点  理解人生四种境界的内涵;品味文中含义丰富的语句。<br>
教学难点  同上<br>
教学过程  <br>
教学设想<br>
  1.采取自读质疑、小组讨论和全班共同研究的方法。<br>
  2.创设宽松而严肃的学习环境,鼓励学生发挥想像力和创造力。<br>
教学步骤<br>
一、导语设计<br>
    现代著名学者林语堂先生30年代曾感慨地说:“今天我们所有的哲学都是一种远离人生的哲学,它差不多已经自认没有教导我们人生意义和生活智慧的意旨,这种哲学实在早已丧失了我们所认为是哲学的精英的对人生的切己的感觉和对生活的知悉。”假若林语堂先生读了冯友兰先生的哲学论文——《人生的境界》,他还会不会这样说呢?这篇文章又论述了怎样的人生境界呢?<br>
(解说:学生初读哲学论文,可能因为一般意义上哲学的深奥玄妙而望而生畏。由此导入,目的是使学生了解哲学与人生的密切关系,激发阅读兴趣,消除畏难心理。)<br>
二、解题<br>
    作者冯友兰(1895—1990),现代哲学家。著述颇丰。作品结集为《三松堂全集》,逾600万言,建构成中国现代最完整的哲学体系。<br>
《人生的境界》是对作者在《新原人》一书中所提出的人生境界学说的进一步阐释。冯友兰先生哲学意义上的境界,并非指外部客观世界,而是指由人对宇宙人生的觉解而得到的宇宙人生的意义。哲学的任务就在于帮助人获得对宇宙人生的觉解,从而提高人的人生境界。<br>
三、研习课文<br>
1.整体把握,理清思路。  <br>
(1)在课前预习的基础上快速浏览课文,并思考:<br>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