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6920字。

  2022年广东省初中学业水平考试
  语  文
  本试卷共6页,18小题,满分120分。考试用时120分钟。
  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将自己的准考证号、姓名、考场号和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用2B铅笔在“考场号”和“座位号”栏相应位置填涂自己的考场号和座位号。将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条形码粘贴处”。
  2.作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选项的答案信息点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答案不能答在试卷上。
  3.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4.考生必须保持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束后,将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积累运用(30分)
  1.默写古诗文。(共10分。答对一句得1分,满分不超过10分)
  (1)择其善者而从之,□□□□□□□。(《论语》)
  (2)老骥伏枥,□□□□;烈士暮年,□□□□。(曹操《龟虽寿》)
  (3)□□□□□,□□□□□。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4)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范仲淹《渔家傲??秋思》)
  (5)作亭者谁?山之僧智仙也。□□□□?□□□□□。(欧阳修《醉翁亭记》)
  (6)诗人常在诗词中借明月表达对亲友的思念。如李白的《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用“□□□□□□□,□□□□□□□”表达对友人的挂念;苏轼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用“□□□□□,□□□□□”寄托对亲人的思念和祝愿。
  2.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词语。(4分)
  (1)全桥结构匀称,和四周景色配合得十分和谐;桥上的石栏石板也雕刻得gǔpǔ美观。
  (2)静下心来──不要fúzào──他们虽已扬尘远去,可不久就会消失在我们身后的。
  (3)一条突然出现的小溪,一阵不期而至bùqī’érzhì的微风,都会令她激动不已……
  (4)北京冬奥会开幕式上,倒计时短片中的古诗词与二十四节气画面相得益彰xiāngdé-yìzhāng。
  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
  A.岁月可能会模糊记忆,但英雄的名字永远镌刻在历史的丰碑上,铭记于人们心中。
  B.对于网络词语的使用,有人极力排斥,有人欣然接受,更多的人保持着谨慎的态度。
  C.无数科技工作者默默奉献,殚精竭虑,无怨无悔,创造了我国航天事业的辉煌。
  D.电视连续剧《人世间》的演员把角色演绎得真实可信,栩栩如生,深受观众好评。
  4.下列对病句的修改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学校提倡学生“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简单的家务抢着做,复杂的家务帮着做”,旨在培养他们每天劳动。(在“劳动”后加上“的观念”)
  B.广大青年崇德向善,不仅关乎其人生道路能否走得正、走得远,更关乎整个社会能否风清气正、和谐友爱。(在“崇德向善”前加上“能否”)
  C.随着博物馆越建越多,展览内容越来越丰富,最大限度发挥博物馆的作用就成了目前的当务之急。(把“目前的”删掉)
  D.在“新时代城市家居”研讨会上,一位年轻的设计师提出了智慧城市家居的明确设计理念。(把“明确”调到“提出”前)
  5.班级拟创办班刊《飞扬青春》,请根据要求完成下列任务。(10分)
  (1)任务一:班刊封面选用哪幅题字更能体现“飞扬青春”的主题,小南和小粤对此各抒己见。请把他们的对话补充完整。(2分)
  小南:我觉得楷书好,楷书端庄,就像我们青少年品行端正。
  小粤:楷书是不错,但我觉得草书更合适,_______
  (2)任务二:请把下面6个词语组成一副切合班刊主题的对联。(2分)
  一片心  振翅  少年  九万里  报国  鲲鹏
  (3)任务三:请在下表的横线上填入合适的选项,使名著内容和人物相符。(2分)
  班刊栏目:青春榜样
  人物 特点 名著内容
  “红小鬼” 坚韧不拔,一心向党 ①
  保尔 刚强不屈,奋斗不止 ②
  A.他的心又怦怦地跳起来了。他日夜盼望的梦想已经实现了!铁环已经被砸碎,现在他拿起新的武器,回到战斗的队伍里,开始了新的生活。
  B.他以稍微带点激动的语调回答说:“──我是站在被压迫国家人民一边的,现在如此,而且,只要我一息尚存,我就永远站在被压迫国家人民一边!”
  C.他们当中有许多人像这个小号手一样,熬过了从南方出发的长征的艰苦。有许多人是出征山西期间加入红军的。
  (4)任务四:请从青春榜样(“红小鬼”和保尔)中任选一个,结合名著,在班刊栏目“致敬榜样”中写下你的感悟。(4分)
  致敬的榜样是_________。
  我向您致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阅读(40分)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10题。(15分)
  【甲】
  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故虽有名马,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
  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