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14680字。
吉林省2022年初中学业水平考试
语文试题
语文试题共8页,包括三道大题,共24道小题。全卷满分120分。考试时间为120分钟。考试结束后,将本试题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请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并将条形码准确粘贴在条形码区域内。
2.答题时,请按照考试要求在答题卡上的指定区域内作答,在草稿纸、试题上答题无效。
一、积累与运用(15分)
1. 请在答题卡相应的田字格中或横线上端正地书写正确答案或填写相应选项。
(1)万里赴戎机,________________。(《木兰诗》)
(2)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此事古难全。(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3)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运用中国绘画的“留白”手法,表达了诗人对朋友的不舍及朋友离去后的无限惆怅之情。
(4)置身于青草碧透、花瓣纷飞的美景中,我们会情不自禁地想到陶渊明《桃花源记》中的名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①. 关山度若飞 ②. 人有悲欢离合 ③. 月有阴晴圆缺 ④. 山回路转不见君 ⑤. 雪上空留马行处 ⑥. 芳草鲜美 ⑦. 落英缤纷
【解析】
【详解】诗词默写要求:一、不能添字,不能少字;二、字的笔画要准确。注意:度、圆、缤纷。
2. 阅读语段,按要求完成题目。
一个民族的复兴需要强大的物质力量,( )需要强大的精神力量。文物是打开历史记忆的钥匙。文物承载灿烂文明,传承历史文化,维系民族精神,是老祖宗留给我们的宝贵遗产,是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深厚滋 ① 养。我们必须要把níng ② 结着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文物保护好,管理好,同时加强研究和利用,让历史说话,让文物说话,在传承祖先的成就和光荣、增强民族自尊和自信的同时,谨记历史的挫折和教训,以少走弯路,更好前进。
(1)给语段①处填写拼音,②处填写汉字。
①滋养_______ ②níng_______结
(2)在语段括号内填入关联词,恰当的一项是( )
A. 和 B. 但 C. 也 D. 就
(3)语段中画横线句子的主干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语段中面波浪线句子运用的修辞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 ①. zī ②. 凝 (2)C
(3)文物是钥匙 (4)拟人
【解析】
【小问1详解】
滋——zī,滋养:养育,培养。
níng——凝结:由气体变成液体或由液体变成固体。
【小问2详解】
分析语义可知,一个民族的复兴既需要强大的物质力量,也需要强大的精神力量。两者并没有先后主次之分。故应用“也”。故选C。
【小问3详解】
画线句的主语是“文物”,谓语是“是”,“打开历史记忆的”是定语,“钥匙”是宾语。故主干是“文物是钥匙”。
【小问4详解】
“说话”是人特有的行为,这里有来形容“文物”,将其人格化,这是拟人的修辞。
二、阅读(45分)
(一)文言文阅读(15分)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甲】
余幼时即嗜学。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则又请焉。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