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5970字。
第二单元 5.2 边城(节选) 教案
教学目标
1.给翠翠画像,把握人物形象的特征,体会人性之美在翠翠身上的体现。
2.品读文中关于边城风土人情的描写,把握沈从文笔下湘西的风景美、风俗美。理解作者在这种“优美,健康,自然,而又不悖乎人性的人生形式”中所寄寓的人生理想。
3.了解选文中边城风土人情的描写对小说结构和主题所起的作用。
核心素养
语言建构与运用:理清情节,品味人物含蓄、简明地表达内心感情的语言,把握人物的性格特征。
思维发展与提升:了解作者及其以湘西生活为背景的乡土文学形式。
审美鉴赏与创造:从小说质朴的人物描写、古老的风俗描写方面探究小说表现的人性美和小说的写作风格。
文化传承与理解:接受作品中所表现的古朴、淳厚的民风和风景美、风俗美与人情美的熏陶。
教学重难点
重点:
感受《边城》中所描绘的风俗美、人情美、语言美。
难点:
探究作品的主题。
课前准备
1、指导学生完成预习
2、制作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有一位作家,我国著名作家汪曾祺曾对他有如此评语:“除了鲁迅,还有谁的文学成就比他高呢?”有一部作品,美国学者金介甫曾盛赞其“是世界上好多文学者永远要看,而且要给自己的子女看的”;我国美学大师朱光潜先生也称之为“在世界范围里已受到热烈欢迎的一部作品”。这就是沈从文先生和他的代表作《边城》。今天,让我们走进这部作品,去把握小说中塑造的人物形象的特点及其意义,去体会小说中表现出来的自然美、语言美和人性美。
二、写作背景
《边城》完成于1934年4月19日。关于这篇小说的创作动机,作者说:“我要表现的本是一种‘人生的形式’,一种‘优美、健康而又不悖乎人性的人生形式’。我主意不在领导读者去桃源旅行,却想借重桃源上行七百里路酉水流域一个小城小市中几个愚夫俗子,被一件人事牵在一处时,各人应有的一分哀乐,为人类‘爱’字作一度恰如其分的说明。”
三、作者介绍
沈从文(1902年12月28日-1988年5月10日),原名沈岳焕,出生于湖南凤凰,中国现代小说家、散文家、文物研究家,“京派作家群”发起人。为现代中国文学最伟大的印象主义者。
其小说大多以湘西生活为背景,熔生动丰富的社会风俗画和优美清新的风情风景画为一炉,展示人性的粗犷强悍,民俗的淳厚善良,使作品充溢着浓郁的乡土气息和返璞归真的牧歌情调。
其创作风格趋向浪漫主义,要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