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9270字。

  第一单元 3.1 鸿门宴 教案
  教学目标
  1.了解《史记》相关知识及本文的写作背景。
  2.熟练朗读全文,概说本文故事情节。
  3.掌握第一、二两节通假字、古今异义词、词类活用、重点实、虚词、特殊句式、重难句子的翻译等文言知识。
  4.学习本文在跌宕起伏的情节和矛盾斗争中刻画人物和运用对比衬托手法、用精练生动的语言描写人物的方法。
  核心素养
  语言建构与运用:了解文言文的结构、表达、运用,抓住关键词语,培养学生建构语言和运用语言能力。
  思维发展与提升:理解文言内容,学习历史事件并查阅资料,运用分析与思考、探究与联想等方法,把握规律,发展提升思维能力。
  审美鉴赏与创造:学习文中人物在激烈矛盾中的语言、行动等特征,分析人物形象。体会艺术的魅力,培养学生审美鉴赏能力和创造能力。
  文化传承与理解:《史记》不仅是史学著作,也是著名的文学作品。体悟我国第一部纪传体著作《史记》,加深对传统文化的理解,培养学生增加文化自信,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
  教学重难点
  重点:
  指导学生借助注释和工具书,依靠语境,小组合作解决文言知识。
  难点:
  学习本文在跌宕起伏的情节和矛盾斗争中刻画人物和运用对比衬托手法、用精练生动的语言描写人物的方法。
  课前准备
  1、指导学生完成预习
  2、制作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项羽在垓下被围时,吟诵出了流传至今的《垓下歌》:“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其情何其悲壮!
  刘邦在一统天下称帝后也吟了一首《大风歌》:“大风起兮云飞扬,威加海内兮归故乡。
  安得猛士兮守四方?”其情何其豪迈!
  项羽和刘邦的楚汉之争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结果?
  项羽的失败和刘邦的成功与二人的性格密不可分,这在《鸿门宴》中有所揭示,就让我们通过细读《鸿门宴》来一探究竟。
  二、写作背景
  秦末,“天下苦秦久矣”,公元前209年陈胜吴广起义,刘邦、项羽也起兵。项梁拥立“老”楚怀王之孙为“楚怀王”,怀王与诸将相约:“先入关(函谷关)者王之。”怀王一方面命项羽北上救赵,一方面命刘邦向西攻秦。
  刘邦率先入关破咸阳,退驻霸上。后项羽率军西来屯军新丰鸿门,扬言同刘邦交战。公元前206年12月,在新丰鸿门举行宴会,《鸿门宴》由此展开。
  三、作者介绍
  司马迁,字子长,西汉夏阳(今陕西韩城,一说山西河津)人,我国西汉伟大的史学家、思想家、文学家,公元前99年,司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