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4310字。

  第一单元 1.1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 教案
  教学目标
  1.了解孔子及《论语》,掌握文中有关的文言词句。
  2.学会从人物对话中分析人物性格特征。
  3.启发学生追求理想,塑造自我,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核心素养
  语言建构与运用:了解《论语》的结构、表达,抓住关键词语,培养学生建构语言和运用语言能力。
  思维发展与提升:理解孔子的思想主张,运用分析与思考、探究与联想等方法,体会人生的丰富多彩,发展提升思维能力。
  审美鉴赏与创造:了解《论语》的写作背景,体会文中深层的哲理性,体会艺术的魅力,培养学生审美鉴赏能力和创造能力。
  文化传承与理解:体悟传统文化魅力,加深对传统文化的理解,培养学生增加文化自信,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
  教学重难点
  重点:
  注重朗读和背诵,掌握文中相关的文言词句,理顺文脉,分析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的性格特征。
  难点:
  联系孔子的政治思想解读文中孔子评志的部分。
  课前准备
  1、指导学生完成预习
  2、制作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有一句老话儿叫“半部论语治天下” ,《论语》是儒家的经典著作,我们初中学过《论语十则》,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论语》当中的另一篇重要文章《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也就是著名的《侍坐篇》!
  二、写作背景
  春秋战国时期诸侯割据,互相征战,礼乐制度崩塌,诸侯逐渐崛起,周王室日益衰落,一些大的诸侯国通过战争获得更多的土地和百姓,于是出现了旷日持久、错综复杂的“诸侯争霸”局面。孔子希望人民和平,国家稳定,所以周游列国,游说君王。孔子的言行思想主要载于语录体散文集《论语》及先秦和秦汉保存下的《史记•孔子世家》中。
  三、作者介绍
  孔子,名丘,春秋时期鲁国人,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是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政治家。他出身在没落地贵族世家,曾短期在鲁国做官,又周游许多诸侯国,想推行自己地政治主张,但未被采纳,后来回到鲁国致力于教育工作和整理古典文献。相传他地弟子有三千多人。孔子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