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20720字。
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马世龙,字苍元,宁夏人。由世职举武会试。署兵部孙承宗奇其才,荐为山海总兵。世龙感承宗知已,颇尽力。当是时,承宗统士马十余万,用将校数百人,岁费军储数百万。诸有求于承宗者率因世龙不得则大恚而世龙貌伟中实怯忌承宗者多击世龙以撼之帝以承宗故,不问。
天启五年九月,魏忠贤以清君侧疑承宗,其党攻世龙者并及承宗。承宗不安其位去。其冬,世龙亦谢病去。崇祯二年冬,都城戒严。刑部尚书乔允升荐世龙才。会祖大寿师溃,京师大震。承宗再起督师,以便宜遣世龙驰谕大寿听命。及满桂战死,遂令世龙代为总理,赐尚方剑,尽统诸镇援师。时遵化、永平、迁安、滦州四城失守已三月。承宗、大寿隔关门,与世龙诸军声息断绝。帝急诏四方兵勤王,而诸军并壁蓟门,观望不进。给事中张第元上言:“世龙在关数载,绩效无闻,非若卫、霍之俦,功名足以服人也。诸帅宿将,非世龙偏裨,欲驱策节制,谁能甘之。师老财匮,锐气日消,延及夏秋,将有不可言者。”帝以世龙方规进取,不纳其言。时大寿于五月十日薄滦州。明日,世龙等以师会。又明日复其城。十三日,游击靳国臣复迁安。明日,副将何可纲复永平。又二日,别将复遵化。阅五月,四城始复。论功,世龙加太子少保。八月复谢病归。
六年五月,插汉虎墩兔①合套寇②犯宁夏,总兵贺虎臣战殁,诏起世龙代之。世龙生长宁夏,习其形势,大修战备。明年正月,二部入犯,遣参将卜应第大破之,斩首二百有奇。逾月,套寇犯贺兰山。世龙遣降丁潜入其营,馘其长撒儿甲。未几,插部大举入寇。世龙遣副将娄光先等分五道伏要害,而已中道待之,夹击,斩首八百有奇。其年七月寇犯枣园堡,世龙又大败之。世龙半岁中屡奏大捷,威名震西塞。
(节选自《明史•列传第一百五十八》,有删节)
注:①插汉,地名:虎墩兔是对尊者的称呼,指插汉部落首领。②套寇,指入侵河套地区的少数民族部落。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诸有求于承宗者/率因世龙不得/则大恚/而世龙貌伟/中实怯/忌承宗者多击世龙以撼之/
B.诸有求于承宗者/率因世龙/不得则大恚/而世龙貌伟中/实怯忌/承宗者多击世龙以撼之/
C.诸有求于承宗者/率因世龙不得/则大恚/而世龙貌伟中/实怯忌/承宗者多击世龙以撼之/
D.诸有求于承宗者/率因世龙/不得则大恚/而世龙貌伟/中实怯/忌承宗者多击世龙以撼之/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总兵:明清两代集地方军政大权的官职,在唐代时称节度使。
B.戒严:在战时或其他非常情况下,所采取的严密防备措施。
C.尚方剑:皇帝用来封赐大臣的剑,表示授权,可以便宜行事。
D.勤王:指君主制国家中君王有难时,臣下起兵救援君王。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马世龙因为有世袭职位在武科会试中夺魁,受到代理兵部事务的孙承宗的赏识,被举荐为山海总兵,统率诸路军马。
B.魏忠贤怀疑孙承宗想要清君侧,他的党羽对马世龙和孙承宗发起攻讦,致使孙承宗和马世龙接连离职。
C.各路勤王的兵马固守蓟门,观望不进,而马世龙率部与祖大寿汇合,步步为营,最终收复了失陷的四座城池。
D.宁夏遭袭扰时,马世龙临危受命,在半年时间内,他运用偷袭斩首、伏击拦截等战术,屡奏大捷,名震西塞。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师老财匮,锐气日消,延及夏秋,将有不可言者。
(2)世龙生长宁夏,习其形势,大修战备。
5.给事中张第元建议撤换马世龙,他陈述了哪几个方面的理由?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先生讳复,字明复,姓孙氏,晋州平阳人也。少举进士不中,退居泰山之阳,学《春秋》,著《尊王发微》。鲁多学者,其尤贤而有道者石介。自介而下,皆以弟子事之。
先生年逾四十,家贫不娶,李丞相迪将以其弟之女妻之。孔给事道辅为人刚直严重,不妄与人,闻先生之风,就见之。介执杖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