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2题,约11880字。
秘密★启用前 【考试时间:7月5日 8:30—11:00】
昆明市2021-2022学年高一期末质量检测
语文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用黑色碳素笔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考场号、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并认真核准条形码上的准考证号、姓名、考场号、座位号及科目,在规定的位置贴好条形码。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交回。
一、现代文阅读(36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科学技术是人类迈向美好生活的第一推动力。随着科技发展突飞猛进,由科技引发的伦理问题愈发凸显,科技伦理治理也日益成为时代关注的焦点。
2022年3月20日,国家发布了《关于加强科技伦理治理的意见》,对科技伦理治理工作做出全面系统部署,标志着中国科技伦理治理进入了一个全新阶段。《意见》指出,“科技伦理是开展科学研究、技术开发等科技活动需要遵循的价值理念和行为规范,是促进科技事业健康发展的重要保障”。科技伦理治理必然要涉及诸多的关系、观念与活动,只有在伦理与科技良性互动中才能理解科技伦理的实质,也只有通过妥善处理科技发展所提出的道德问题和挑战,才能真正建立健全多方参与、协同共治的伦理治理机制,塑造科技向善的文化理念和保障机制。
有些人把科技伦理简单地理解为伦理与科技的对立,进而把科技伦理治理说成是道德规范对科技发展的约束。的确,伦理与科技两者之间具有内在的张力。首先,科技求真,伦理向善,两者之间并非必然一致,在特定条件下,科技的求真活动甚至会妨碍伦理的向善追求,从造福人类社会走向伤害人类福祉。比如,随着工业革命的兴起和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科技特别是应用型技术在给人类带来更加便利快捷生活的同时,也曾经并正在带来灾难性后果,如世界战争、环境污染、病毒传播、侵犯人权等。可以说,正是科技的大繁荣大发展提出了事关人类生存与尊严的重大道德问题,科技伦理及其治理才应运而生。其次,科技的本性在于能动突破,伦理本质是平衡制约,两者之间在价值预设上具有明显的差异,所追求的目标也不尽然统一。最后,在时间维度上,伦理是人类文明的积淀,是传统风俗习惯的集成,具有一定的历史性、传统性、保守性,而科技尤其是现代科技虽然也是人类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发展动力,但往往需要突破以往的观念、理念、规则和实践,从而在认知活动、道德生活、社会秩序中产生巨大的不确定性。
然而,求真与求善并非必然对立。要树立正确的科技伦理治理观,就必须将科技发展与伦理进步置于传统与现代化的互动关系中。作为一种“世代相传”的东西,传统伦理对于科技治理不可或缺,但正如希尔斯在《论传统》中所指出的那样,“即使一种传统深得人心,它也会因为它与之发生关系的环境起了变化而必须被改变”。换句话说,伦理的传统性、特殊性必须与科技的现代性、普遍性相结合,并通过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才能成为现时代的精神,也才能成为科技伦理治理的保障。
科技伦理治理必须在传统与现代之间寻找平衡,从而在能动转变过程中实现科技与伦理的统一。因此,简单地从张力的视角来理解科技与伦理的关系,把科技伦理治理说成是传统道德对现代科技发展、科研活动的限制和约束,是所谓“现代化理论”的陷阱,既偏颇也有害。科技求新,在发明创造中实现自己,而真正的伦理既有传统性,也与时俱进。因此,提倡科技伦理治理不仅是对科技进步的要求,也是对伦理道德创新性发展的期望,两者都是我国现代化的重要价值支撑。
(摘编自姚新中《科技伦理治理三论》)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关于加强科技伦理治理的意见》指出了科技伦理的重要意义,该意见的发布标志着我国科技伦理治理进入新阶段。
B.伦理和科技两者之间具有内在的张力,这导致伦理与科技的对立,进而让科技伦理治理成为道德对科技发展的约束。
C.只有将伦理的传统性、特殊性与科技的现代性、普遍性相结合,才能够实现现时代精神的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
D.作为我国现代化的重要价值支撑,伦理道德需与时俱进,在传承中创新性发展,其相比科技进步具有更重要的意义。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文章开篇指出科技引发了伦理问题,以此为切入点引出后文论述,具有现实意义。
B.第三段论证层次清晰,基于对科技伦理的误解,从三方面论述科技与伦理的关系。
C.第四段引用希尔斯《论传统》的言论是为了证明求真和求善并非必然对立的观点。
D.文章末段批驳了简单地从张力视角来理解科技与伦理的所谓“现代化理论”观点。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如果不重视科技伦理治理,由科技所引发的伦理问题会随着科技的发展越来越严重。
B.文章既重视科技发展与伦理进步的差异,又关注二者之间的统一关系,有思辨色彩。
C.伦理道德会随着时代的发展而不断发生变化,新时代的伦理道德也需要创新性发展。
D.当科技伦理治理在传统与现代之间找到平衡时,科技将完全服务于人类社会的发展。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
材料一:
“Z世代”指的是新时代人群,也称“互联网世代”“二次元世代”“数媒土著”,通常是指1995年到2014年之间出生的人,受国家生育政策影响,他们是我国最后一批独生子女。他们一出生就与网络信息时代无缝对接,受数字信息技术、即时通讯设备、智能手机产品等影响比较大,普遍接受了良好的教育。“Z世代”在未来10年将会成为社会的中坚力量。
(摘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