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共5份。

  11  醉翁亭记 
  课内练习
  一、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饮少辄(        )醉      林霏(      )开     岩穴暝(       )
  伛偻(      )提携(      )     山肴(   )野蔌(     )    觥(     )筹交错
  二、解释下面红色词
  ①名之者谁
  ②有亭翼然临于泉上、
  ③醉翁之意不在酒
  ④若夫日出而林霏开.
  ⑤野芳发而幽香
  6.临溪而渔
  ⑦非丝非竹
  ⑧树林阴翳
  ⑨觥筹交错
  ⑩已而夕阳在山
  11.林壑尤美
  12.泉香而酒冽
  三、解释句中加括号的词
  1.望之蔚然而深[秀]者                佳木[秀]而繁阴
  2.太守自[谓]也                      太守[谓]谁
  3.[环]滁皆山也                      [环]而攻之而不胜
  四、下列句子没有通假字的一句是(        )
  A.寒暑易节,始一反焉。
  B.劝君更尽一杯酒。
  C.属予作文以记之。
  D.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
  五、阅读并回答问题
  环滁皆山也。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作亭者谁?山之僧智仙也。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教自号日醉翁也。醉翁之意不在酒,在平山水之间也。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1.解释句中加括号的词。
  A.望之[蔚然]而深秀者。(         )
  B.醉翁之[意]不在酒。(       )
  2.指出下列句中的“之”所指代的具体事物。
  ①名之者谁?(         )
  ②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
  3.这个语段中,有一个现在常用的成语,这个成语是          ,这个成语的意思是            。
  4.“太守与客来饮于此”,句中的“此”所指代的是           。
  5.醉翁亭的建造者是          ,命名者是           。
  6.这段文字的写景部分有一定的顺序。作者首先写           ,其次写        ,最后写              。
  7.这段文字的
  11《醉翁亭记》同步练习
  填空
  本文作者        (1007—1072),字          ,号         ,晚年又号        ,吉州庐陵(今 江西省吉安市)人,北宋          家、          家,“唐宋八大家”之一。宋仁宗庆历五年(1045 年),欧阳修因上书为范仲淹等政治改革派辩护,被贬为滁州太守。《醉翁亭记》写于他到滁州上任的第二年,作者在文中极其生动地描写了醉翁亭的秀美环境和变化多姿的自然风光,表现了作者政治理想以及旷达情怀。
  思维训练??课内练习
  一、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饮少辄(       ) 醉    林霏(       )开    岩穴暝(       )  
  伛偻(       )提携    山肴(       )     野蔌(       )   觥(       )筹交错
  二、解释下面加点词
  ①名之者谁
  ②有亭翼然临于泉上
  ③醉翁之意不在酒
  ④若夫日出而林霏开
  ⑤野芳发而幽香
  6.临溪而渔
  ⑦非丝非竹
  ⑧树林阴翳
  ⑨觥筹交错
  ⑩已而夕阳在山
  11.林壑尤美
  12.泉香而酒冽
  三、解释句中加括号的词
  1.望之蔚然而深[秀]者                佳木[秀]而繁阴
  2.太守自[谓]也                     太守[谓]谁
  11  醉翁亭记 
  一、积累与运用
  1.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
  琅琊(  ) 环滁(  ) 晦明(  )
  伛偻(  ) 觥筹(  ) 林霏(  )
  2.指出下列加点字的含义。
  ①醉翁之意不在酒(  )
  ②泉香而酒洌(  )
  ③负者歌于途(  )
  ④树林阴翳(  )
  3.填空。
  ①《醉翁亭记》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字提挈全篇。文中的脉络关系极为密切的句子是____________。结尾部分用____________一句就把“醉”和“乐”统一起来,点明全文的主旨。
  ②本文以色彩鲜明的语言,描绘了四时景物的特征。其中最突出的四句是:____________。
  4.课文里连用21个“也”字作句尾。这些“也”,表示了不同的语气和作用。请把下面的判断句中“也”的不同表达作用填在相应括号中。
  ①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
  ②作亭者谁?山之僧智仙也。
  ③环滁皆山也。
  ④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⑤而乐亦无穷也。
  ⑥故自号曰醉翁也。
  ⑦庐陵欧阳修也。
  表示判断语气的:(     ) 
  表示解释语气的:(      )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