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14720字。
材料作文:文化自信类
1.阅读下面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我们可爱的祖国,历史悠久,幅员辽阔,从‘黄河落天走东海’到‘青海长云暗雪山’,从‘吹面不寒杨柳风’到‘铁马秋风大散关’……‘踏遍青山人未老,风景这边独好’。今天,就让我们在《中国诗词大会》的舞台上,再次跟随中华文明的步伐,走遍祖国的山川湖海,再次感受中华诗词的韵律!”这是2020年1月28日开播的以“贯中华诗词,寻文化基因,品生活之美”为宗旨的《中国诗词大会》第七季第一场的开场白。
“读杜甫的诗,让人感到来自历史深处的一种温情、博爱与力量。这次疫情,更让人深刻感受到人类是一个命运共同体。”“伟大的艺术一定是关于人性的,而关于人性的艺术是没有国界的。拍的是杜甫,说的是人类共通的情感和价值。”这是观众对今年4月6日BBC(英国广播公司)推出的纪录片《杜甫:中国最伟大的诗人》发出的感慨。
中国,是一个诗歌的国度,从《诗经》《楚辞》到汉乐府,从唐诗、宋词到元曲,千百年来,中华诗词以其无限的魅力超越时空。她动人的诗句,丰富的情感,人文的光辉,历经岁月洗礼而历久弥新。
学校要举办“今天,我们为什么读古诗”的研讨会,请结合材料内容,写一篇发言稿,体现你的认识与思考。
要求:自拟标题,自选角度,确定立意;符合文体;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最近,人教版小学数学教材插图连上热搜。“性暗示”“星条旗”“眯眯眼”“唐氏儿”“穿丝袜”“着兔耳”“有纹身”“吐舌头”“斜视眼”“舔手臂”等细节均受到广泛的批判和质疑。但也有个别网友持不同意见:“只是个别细节,整体无伤大雅”“数学知识无误,审美争议而已”“体现中西并包,不算文化的侵蚀”“画风虽丑,但不至罪及声讨”……
对以上现象和观点,你有怎样的认识和看法,请选择一个角度,就此写篇发言稿,在班会上发言。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材料一:习近平:“我们要增强文化自觉、坚定文化自信。我们要坚守中华文化立场,传承中华文化基因,展现中华审美风范。”
材料二: 2022年北京冬奥会开闭幕式上,导演组用“二十四节气与冬奥运动的结合”来设计倒计时环节,用“折柳相送”的表演来呈现“悼念”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