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9730字。

  广东省肇庆市封开县2021-2022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说明:1.全卷共8页,满分为120分。考试用时为120分钟。
  2.答卷前,考生务必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和准考证号、试室号、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3.答题必须用黑色字迹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的指定区域内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4.本试卷设有附加题,共10分,考生可答可不答;该题得分作为补偿分计入总分,但全卷最后得分不得超过120分。
  一、基础。(24分)
  1.根据课文默写古诗文。(10分)
  古诗文中常见文人借一处地方,抒万般情怀。陈子昂登幽州台,吟出了“念天地之悠悠,(1)_______________”的孤独心声,陆游游山西村,感慨于“(2)_______________,衣冠简朴古风存”的简朴风俗,杜牧过秦淮河,控诉了“(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亡国之音。刘禹锡虽身处“(4)_______________,草色入帘青”的陋室,却有“斯是陋室,(5)_______________”的胸怀。而杜甫在泰山之巅写下了“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6)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诗句,豪迈之情跃然纸上。
  2.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词语。(4分)
  一场(1)bù qī ér zhì的台风使这个海滨村庄饱受摧残。精准扶贫工作组决心带着村民们利用周末好好(2)xiū qì一下损毁的房屋。健壮的青年、(3)jīn chí(的少年和调皮的儿童们都加入了奋战队伍。一直从清晨忙到深夜。在村民们(4)hān rán rù mèng时,工作组的组员们还在灯下整理材料。
  3.下面选文括号中依次填入的词语最准确的一项是(    )(3分)
  疫情面前,广大青年是一支抗疫生力军。他们是(1)的年轻医生、护士,是坚守在社区防控卡点的基层干部,是守护一方平安的基层民警,是风里来雨里去的快递小哥,是奔走在大街小巷为市民服务的志愿者……在这个没有硝烟的战场上,许多青春身影总是给人以温暖和力量。这正是新时代青年挺身而出、担当奉献的生动(2)。长征七号火箭的发射架旁,一群平均年龄不足35岁的科研人员(3);担纲研发C919的中国商用飞机责任有限公司,35岁以下的年轻人占70%以上;从“90后”副院长刘明侦到“90后”女博导杨树,越来越多的青年骨干成为“挑大梁”的中坚力量。
  A.锲而不舍  情景  夜以继日        B.奋不顾身  情景  目不窥园
  C.奋不顾身  写照  夜以继日        D.锲而不舍  写照  目不窥园
  4.下列画线句有语病的一项是(    )(3分)
  A.袁隆平院士所取得的科研成果使我国杂交水稻研究30多年来一直处于世界领先地位,推广应用后不仅为世界粮食安全作出了杰出贡献,也解决了中国粮食自给难题。B.《袁隆平的故事》以袁隆平学生时代开篇,丛青年求学到人生圆梦,全书23个篇章,近60个小故事,细述袁隆平矢志不渝、开拓创新、甘于奉献的一生。C.书中故事以温暖的笔触全景式展现袁隆平的多彩生活、执着追求和磊落胸襟,将孩子们的袁爷爷还原成可爱、可亲、可敬的晋通人。D.这是目前唯一完整记录到袁隆平晚年直至生命最后的故事读本。
  5.阅读以下材料,按要求回答问题。(4分)
  相传明代荷塘镇篁湾村举人李唐佐曾在四川为官,荣归故里后将本地的草扎“游龙”糅合四川“彩龙”的特点,制成了最早的纱龙灯。上世纪初,留日乡民李育颖借鉴日本北能舞龙工艺加以改造,荷塘纱龙逐渐成型。荷塘纱龙长50余米,以特制的轻纱作龙衣,用金钱片式的红、黄绸布贴作龙鳞,龙体内装上有防风防滴装置的蜡烛,尤其在夜间点燃时,整条龙通明透亮,舞起来金光闪耀,宛如滚动的彩虹。整套龙舞一小时左右,花式纷呈,变化多端,技巧性强,高难度动作频出,高潮迭起,却能使龙体内蜡烛经久不灭。舞者26人轮番上场,接力交替时,不歇舞,不乱阵,被称为“绝技”。荷塘纱龙以独特的创造和浓郁的地方特色,2008年入选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荷塘镇先后被授予“广东省民间艺术之乡”“中国民间艺术之乡”等称号。
  (1)请根据材料概括荷塘纱龙不同于一般龙舞的特点,每个特点不超过15字。(2分)
  (2)为了让荷塘纱龙更加广为人知,请根据材料内容为荷塘纱龙拟一条广告语。(2分)
  二、阅读。(46分)
  (一)文言文阅读(19分)
  【甲】
  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学。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选自司马光《资治通鉴??孙权劝学》)
  【乙】
  初,权谓蒙及蒋钦曰:“卿今并当涂掌事,宜学问以自开益。”蒙曰:“在军中常苦多务,恐不容复读书。”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今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少时历诗、书、礼记、左传、国语,惟不读易。至统事以来,省三史、诸家兵书,自以为大有所益。如卿二人意性朗悟学必得之宁当不为乎?宜急读孙子、六韬、左传、国语及三史。孙子言‘终日不食、终夜不寝以思,无益,不如学也’。光武当兵马之务,手不释卷。孟德亦自谓老而好学。卿何独不自勉勖邪?”蒙始就学,笃志不倦,其所览见,旧儒不胜。后鲁肃上代周瑜,过蒙言议,常欲受屈。肃拊蒙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