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7570字。

  山东省淄博市高青县2021-2022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本试卷共8页。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每小题3分,共18分)
  1.下列词语字形及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苍劲(jìng) 缄默(jiān) 不修边幅 目绚神迷
  B.腈纶(jǐng) 襁褓(qiáng) 不知所措 接踵而至
  C.枯燥(zào) 拾级(shè) 销声匿迹 纷至沓来
  D.连翘(qiào) 寒噤(jìn) 平易近人 自园其说
  2.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劳动教育最本质的问题不在于是否学会了加工零件技能,而是能建立劳动价值观。
  B.在齐白石的《端午图》中,将咸鸭蛋、雄黄酒、粽子等应景之物描绘得形象逼真。
  C.北京冬奥会是第一届从筹办、申办到举办全过程践行《奥林匹克2020议程》的奥运会。
  D.阅读的终极价值,不仅在于获取知识,更在于让人最终拥有一种平静欢愉的气质。
  3.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
  A.驻村工作队妙手回春,充分发挥先进文化的引领作用,带领广大群众建设新农村。
  B.袁隆平院士将一生奉献给杂交水稻的科学事业,他的丰功伟绩感动了每个中国人。
  C.中学生正处在身体发育的关键时期,而有的同学却对视力保护的重要性不以为然。
  D.贺娇龙通过网络平台推动了昭苏县旅游业发展,成为老人、小孩妇孺皆知的网红。
  4.下列句子中的标点符号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
  A.一生只做一件事,一粒种子改变世界。“袁隆平”这三个字,对于中国人来说,无疑有千钧之重,其意义不言而喻。
  B.一年过去了,两年过去了……,泥沙越积越厚。
  C.太河镇有着“中国矿泉水之乡”的美誉,淄博市最大的水源保护地——太河水库坐落于其境内。
  D.人生路上,芬芳满径。“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的塞外奇观,“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豁然开朗,带给我们心灵的滋养。
  5.下列关于文学文化常识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短语“敬畏生命”“可歌可泣”“绵薄之力”“斗志昂扬”的结构都不相同。
  B.庄子是我国道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他笔下的“鹏”这一形象对后世影响深远。
  C.游记是记述游览见闻的一种文体。《壶口瀑布》《一滴水经过丽江》即是游记作品。
  D.《石壕吏》《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均为杜甫在安史之乱中的名作,都采用了先叙后议的写法。
  6.依次填入下面文段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
  微塑料会危害人体健康吗?__________________。尽管微塑料对于人类的影响还没有定论,但潜在的危险是存在的。
  ①直径小于20微米的微塑料是可以进入血液循环系统的,这些细小的颗粒如果进入血液,危害就难以预料。
  ②更为严重的是,由于微塑料具有较强的吸附性,它可以积聚持久性有毒污染物。
  ③有研究认为,人类摄入的微塑料,尽管大部分随粪便排出,但仍会有少量的存留在体内,长期的蓄积,就可能造成危害。
  ④同时也可作为传播有毒或致病微生物的载体,对人体健康构成威胁。
  ⑤目前,每个成人每年通过呼吸、饮用水、食用贝类所摄取的微塑料颗粒可高达32000个。
  A.③①②④⑤ B.③⑤①④② C.⑤③①②④ D.⑤③②④①
  二、古诗文积累与阅读(共27分)
  7.默写填空(8分)
  (1)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__________________,去以六月息者也。(《庄子》)
  (2)虽有佳肴,弗食,__________________;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礼记》)
  (3)古老的诗歌正悄悄融入现代人的生活:我们会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风雨不动安如山”表达济世情怀,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寄语亲朋好友,以“__________________,只有香如故”(《卜算子??咏梅》)表现独立人格,以“曲径通幽处,__________________”(《题破山寺后禅院》)抒发生活哲思……这些千古流传的诗歌以其意象、哲理和才思击中人心,成为现代生活中生机勃勃的文化存在。
  8.阅读下面的诗歌,选出鉴赏有误的一项(    )(3分)
  卖炭翁(作者:白居易)
  卖炭翁,伐薪烧炭南山中。满面尘灰烟火色,两鬓苍苍十指黑。卖炭得钱何所营?身上衣裳口中食。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夜来城外一尺雪,晓驾炭车辗冰辙。牛困人饥日已高,市南门外泥中歇。
  翩翩两骑来是谁?黄衣使者白衫儿。手把文书口称敕,回车叱牛牵向北。一车炭,千余斤,宫使驱将惜不得。半匹红纱一丈绫,系向牛头充炭直。
  A.本诗采用白描的手法,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