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19700字。 2023届高考语文一轮复习:作文训练(青春拼搏)
一.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任凭你力量怎样单薄,效果怎样微细,一生怎样苦恼,命运怎样不济,终是……因此证明你普遍而又不灭的价值。——傅斯年《前倨后恭》
朝着星辰大海的方向,当有对答世界的音量……我的样子就是中国的模样!——庆祝中国共青团成立100周年主题宣传片《共青春》主题曲《有我》
全世界青年团结一心,加强彼此了解、相互取长补短,用欣赏、互鉴、共享的观点看待世界,携手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2022年《新时代的中国青年》白皮书
以上论述具有启示意义,请综合材料写一篇文章,体现你的感悟与思考。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例文:
⽣逢盛世,肩负重任
1919年巴黎和会中国外交失败,引发了我国历史上伟⼤的由青年学⼦主导的五四运动,从此揭开了我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篇章,开启了中国的觉醒时代;百年之后,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天问⼀号成功启动运行,背后的研制团队是平均年龄30岁的青年人;突如其来的新冠疫情冲击湖北武汉,冲锋在抗疫⼀线的主力军依然是80后、90后的青年人……
百年间时光飞逝,沧桑巨变,伟大的祖国从站起来到富起来再到如今的强起来,⼀代代人拼搏向前,砥砺前行,⼀代代人也渐渐老去,失去光彩。但不变的是无论何时,总有人正年轻,总有人肩负起时代的责任,担负起时代的重托。因为青年人富有朝气,那是日渐升起的朝阳,是欣欣向荣的希望,是国家发展的推动力;因为青年人抱有理想,那是实现个人价值的高尚目标,是美好情操的完美诠释,是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聚合力;因为青年人充满力量,那是⼀步步脚踏实地的奋斗,是将理想照进现实的驱动力。如今,我们这⼀代青年人生逢盛世,更要肩负重任,奋勇向前!
那么,怎样才能肩负责任,不负重托,与时代同向同行,共同前进?
学习历史,以史为鉴。古人云:“度之往事,验之来事,参之平素,可则决之。”我们要学习历史,以史为鉴、以史为镜、以史名理、以史明智,从历史中汲取营养,增长智慧,从而以更开放之姿态迎接未来。历史告诉我们,如今的幸福生活是伟大的中国人、⽆数英雄志士用鲜血与生命换来的,来之不易;历史告诉我们,如今的祖国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是⼀辈辈伟大的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带领下奋斗出来的,来之不易;历史告诉我们,如今的中国以及中国人民对未来更加充满信心,是⼀次次面临巨大挑战时团结⼀致,凝心聚力拼出来的,来之不易。我们学习历史,才能知晓肩上的担⼦“沉甸甸”。
坚定信念,树立理想。理想、信念于青年人而言,可谓人生路上的“指明灯”。青年⼀代,坚定信念,就会在遇到困难时,勇于克服困难;在遇到险阻时,不轻言放弃,不选择逃避。这就是有责任,有担当。树立远大、崇高的理想,人生便有了意义,有了方向,有了价值。这种理想不是以追逐名利为目的,⽽是将个人的价值与社会贡献、国家发展紧密连接,跟着时代的大潮向前走,做时代的弄潮儿,将小我融入大我,尽自己所能,做社会与国家需要的事情。这就是有责任,有担当。有了理想信念,才会将肩上的担子“挑得远”。
脚踏实地,埋头苦干。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标准。没有实践、实干、苦干,青年人的梦想就都是空谈。青年人要当敢于做梦的“梦想家”,更要当敢于造梦的“实干家”。⼀代代革命家、科学家们都是通过实践、实干才取得了伟大胜利、优秀成果。⼀辈辈中国人民也都是通过实践、苦干,用自己勤劳的双手奋斗出了“向往的生活”。所以,青年人要“俯下身子,放下架子,迈开步子,甩开膀子”,摒弃懒惰、浮躁,辛勤耕耘,孜孜不倦。做到实干、苦干,才会把肩上的担子挑得“虽重犹轻”。
生逢盛世,是我们这⼀代青年人的福报。肩负责任,担起未来的担子,是我们这⼀代年轻人的使命。让我们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用中华传统文化启智润心,立大志、明大德、成大才、担大任,为了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努力奋斗!
【写作指导】
本题考查学生写作的能力。
审题:
这是一则引语式材料作文题。
材料第一段话,傅斯年指出任凭个人力量怎样单薄,处境怎样糟糕,但最终你都是有价值的。第二段话,歌词中透露出这样的意思:青年面对着美好的时代,应该有与这个世界匹配的勇气和能力,因为青年面对世界的模样就是中国面对世界的模样。第三段话,意思是全世界的青年应该团结一致,携手共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综合三则材料的内容,体现了一个共同的话题,那就是青年个人的人生价值和身逢盛世的使命与胸怀。但是三则材料各有侧重点,考生可以选择其中一则来立意,也可以综合三者材料立意。第一则材料侧重于青年个人的人生价值:作为新时代的青年,无论你有多么的无足轻重,多么的微不足道,但你只要努力生活,奋发向上,虽然只是沧海一粟,但个人的人生价值却是不可磨灭的。第二则材料侧重于青年的使命:作为新时代的青年,躬逢盛世,是国家和民族的希望与未来,要勇于担起时代使命,用自己的努力拼搏,奋发有为,既实现了自己的人生价值,也向世界呈现了一个蒸蒸日上的中国形象。等三则材料侧重于青年的胸怀:世界是我们共同的家园,青年也应该有自己博大的胸怀,有以天下为己任的志气,不闭门造车,不一家独大,而要放眼全球,与全世界的青年团结一致,共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这既是青年最大的人生价值,也是时代赋予青年的使命。
从“感悟与思考”可知,文体是议论文。考生可以运用层进式结构谈新时代的青年要承担的责任和使命是什么,如何承担。也可以谈青年应“位卑未敢忘忧国”,在实现伟大复兴梦的过程中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还可以谈新时代的青年如何携手全世界的青年共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立意:
1.位卑不忘忧国,让生命之花绽放。
2.发扬螺丝钉精神,微不足道又不可或缺。
3.胸怀天下,携手共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4.躬逢盛世,责任使命一肩挑。
二.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玉,石之美者。青年,国家之魂。习近平总书记勉励大家:“广大青年人人都是一块玉,要时常用真善美来雕琢自己,不断培养高洁的操行和纯朴的情感,努力使自己成为高尚的人。”
对此,校团委会准备召开“用真善美雕琢青春”的主题讨论会,请你写一篇发言稿,谈谈你的认识和思考。
要求:结合材料,选好角度,确定立意,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例文:
精雕细琢终成器,冰肌玉骨绽芳华
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好!今天我发言的题目是“精雕细琢终成器,冰肌玉骨绽芳华”。
自古以来,中国人就有深沉的玉石情结。玉,石之美者,千年的沉淀磨砺与万般的精雕细琢,使其具有独特的气质和风韵。我们尊敬君子,称“谦谦君子,温润如玉”,我们崇敬高洁的品格,会赞叹“冰清玉洁”,玉是君子身份的象征,也是品位与修养的象征。
而今,习总书记勉励大家:“广大青年人人都是一块玉,要时常用真善美来雕琢自己,不断培养高洁的操行和纯朴的情感,努力使自己成为高尚的人。”这激动人心的话语尤其让我们青年一代感怀振奋,这其中寄予着对我们青年的多少期许和厚爱!因此我们要不负期望不断磨砺和提升自己。
青春的品格因磨砺而出彩。
古语有云:玉不琢,不成器。青年人人都是一块璞玉,需要有勇气经历千磨万琢,方能成为大器。
不经受琢磨,怎绽放光彩?不经历切磋,怎显露芳华?先辈们打下江山,已经替我们挡下了动荡和磨难,新时期,我们青年一代更要学会砥砺中成长,勇挑重担,到一线去,到艰苦的地区去,在危急时刻和困难时期迎难而上,积极应对,接受风霜雨雪的考验,不断打磨和淬炼自己。只有这样才无愧于时代的使命,才能体现出时代青年的责任与担当。我们犹记武汉方舱医院红遍网络的青春“萨日朗”舞姿,我们难忘戍边英雄“清澈的爱,只为中国”的深情诉说,新时代新征程本来就应该留下我们青春的足迹和风采。
青春的品格要绽放美玉的光彩。
白居易《放言五首》曰:“试玉要烧三日满,辨材须待七年期。”心怀家国,启智立心,修身立德,要经得起考验,提升自己的品格,用自己的真情善行和美德来修炼自己,成为一块真正的美玉。孔圣人云:“玉有十德,君子比德于玉焉,温润而泽。”世人喜爱玉的温润和谦和,敬慕其可玉碎不可瓦全的万丈豪情,我们青年一代理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