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26180字。
陕西省西安市长安区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时间:120分钟 分值:150分
注意事项:请将1——4,7——9,11,14——18这13个小题的答案用2B铅笔涂抹在机读答题卡的相应位置;其它小题用黑色签字笔在答题纸的对应位置规范作答。
一、现代文阅读(24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小题。
“疫”这个字人人敬而远之,但就它的字形结构看,除了避之不及的“疒”,它里面的部分其实是“役”的省略,表示“疫”的意思同“役使”有关,因为古人认为,瘟疫大都是恶鬼驱役坏东西兴风作浪。
“役使”这种行为是人类为了改善生活条件所付出的努力,是人类智慧与社会进步的体现。在我国古代,牛早已成为可供人们役使的一种富力。比如在“犁”字中,“牛”表示犁这种农具以及用农具耕田都与役使牛有关。《诗经》有一句:“睆彼牵牛,不以服箱。”其中“睆”的意思是明亮。“服箱”是驾车、拉车,因为“箱”最初指古代的大车,这两句诗说的是天空中闪闪发光的牵牛星,它虽然名叫“牵牛”,却并不是被用来驾车的。从这里我们可以推断,当时牛已经成为人们在生活中用于负重、运输的一种重要工具了。
大文豪苏东坡在一首题为《减字木兰花??己卯儋耳春词》的词中写道:“春牛春杖,无限春风来海上,便丐春工,染得桃红似肉红。春幡春胜,一阵春风吹酒醒,不似天涯,卷起杨花似雪花。”这首词既写了春天的景色,同时也是一幅立春时节的民俗风情画卷,其中的“春牛”,是传统民俗中人们用泥土、芦苇或纸于立春前一日做成的“牛”,在立春那天用“春杖”鞭打“春牛”,以示迎春、劝农和催耕,祈求风调雨顺、五谷丰登。
比较有趣的是,“耕牛”从古至今指的都是耕田的牛;可是与之相对的“犁牛”,在许多古代的工具书中却被解释为“杂色牛”。因为《论语》中有这样一句话:“犁牛之子骍且角,虽欲勿用,山川其舍诸?”句中“骍”原本指赤色马,随之也指赤色牛等,后来还表示赤红色。我国古代有崇尚“正色”的传统,“赤”与“青、黄、白、黑”同属五种正色,所以,赤红色的牛马被视为品相高贵。因此,孔子的这句话是说有杂色皮毛的公牛,生下来的小牛犊却毛色赤红,人们可能因为小牛犊出身卑微而不让它当主角,可是圣明的山神水神也会像人一样舍弃它吗?这句话表明了孔子“不以出身论英雄”的主张。由这句话后来还引出了“犁牛骍角、犁生骍角”等成语,大意是普普通通、甚至有些卑微的父辈,却生下了鹤立鸡群的儿女。
实际上,耕牛外表的毛色与样貌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它们服务于农耕等事务的能力与态度。农业是立国之本,勤劳坚韧的耕牛,是数千年来中华民族农耕的得力助手。在农业现代化进程中,耕牛也正在让位于人称“铁牛”的拖拉机等一系列农业机械,见证了新中国建设事业中新农业的气象与辉煌。
从另一个角度看,“犁牛骍角”正是“青出于蓝而胜于蓝”的一种写照。中华祖先筚路蓝缕,从在大自然中寻觅食物,到草创农耕文明,学会种植、发明农具、蓄养牲畜和兴修水利,一步又一步、一代接一代地建立并发展了灿烂的中华农业文化。在今天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党领导全国人民更是消除了绝对贫困和区域性整体贫困,让中国人民过上幸福生活。
抚今追昔,正是中华民族这种坚忍不拔、默默奉献的“耕牛”精神,让中华民族如山如阜,巍然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摘编自张一清《“耕牛”精神代代传》)
1.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错误的一项是(3分)( )
A. “疫”字让人敬而远之,除了因为它的字形结构中,有让人避之不及的“疒”,还因为瘟疫大都是恶鬼驱役坏东西兴风作浪。
B. 在宋代,立春之日有鞭打“春牛”,以示迎春、催耕、祈求风调雨顺的习俗,这一点可以从苏轼的词中得到印证。
C. “耕牛”与“犁牛”不同,“耕牛”是耕田的牛,“犁牛”是品相更加高贵的牛。
D. 耕牛有勤劳坚韧的品质,是可供人们役使的一种富力,外表的毛色与样貌并不重要。
2. 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 文章从农耕时代讲到农业现代化时代,抚今追昔,“耕牛”精神代代传承。
B. 文章采用了引用论证、举例论证、比喻论证等多种论证方法,兼顾论述逻辑与文化底蕴。
C. 文章第二段以《诗经》中的诗句为例,说明牛当时已经成为供人们役使的重要工具。
D. 文章第四段引用孔子关于小牛犊出身卑微的话,体现了孔子“不以出身论英雄”的主张。
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错误的一项是(3分)( )
A. 耕牛是灿烂的中华农业文化的助推者,是新中国建设事业中新农业辉煌的见证者。
B. 社会的发展,使拖拉机等一系列农业机械取代了耕牛,现代化农业中将很难再有耕牛的一席之地。
C. 中华祖先建立并发展中华农业文化的过程正是坚忍不拔的“耕牛”精神的真实写照。
D. 今天,中华民族已巍然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但是勤劳坚韧的“耕牛”精神仍然需要传承。
(二)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5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小题。
路 标
茹志鹃
没有,没有,没有石子,没有草棍,没有树枝,更没有白粉,没有任何一点路标的痕迹。
没有人,没有一个人。灰蒙蒙的天,灰蒙蒙的地,在这灰蒙蒙的天地当中,只有自己,站在一条灰蒙蒙的路上。
伍原想喊一声,就这么“喂”地喊一声。这里没有人,只是喊给自己听,壮壮胆,解解怯,泄泄闷,他要世界活着,自己活着。
但是,不能喊,不敢喊。他要窒息了。
行军路线是向北,他是向北走的。走了有三小时,也许四小时。走了四十里,也许是五十里。应该到铁路了,也许站在铁路的边边上了?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