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6320字。

  第一单元 2.2 大战中的插曲 教案
  教学目标
  1、了解回忆录的特点。
  2、理清全文线索、情节、了解聂荣臻将军这一人 物形象的特点。
  3、结合历史背景,了解革命人道主义精神的内核和意义。
  核心素养
  语言建构与运用: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意,把握文章的思想内涵。
  思维发展与提升:理清全文的线索、情节,了解聂荣臻将军这一人物形象的特点。
  审美鉴赏与创造:结合历史背景,了解革命人道主义精神的内核和意义。
  文化传承与理解:理解百团大战的插曲所体现出来的革命人道主义精神以及对日本侵略者残酷暴行的控诉之情。
  教学重难点
  重点:
  学习本文选材的特点。
  难点:
  了解课文内容,体会中国人民在残酷的战争中坚守革命人道主义的精神。
  课前准备
  1、指导学生完成预习
  2、制作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观看《百团大战》纪录片片段。
  大战中的一段插曲。百团大战是抗日战争时期,八路军在华北敌后发动的一次大规模进攻和反“扫荡”的战役,由于参战兵力达105个团,故称“百团大战”。百团大战是抗旧战争相持阶段八路军在华北地区发动的一次规模最大、持续时间最长的战役。百团大战分为3个阶段。1940年8月20日至1940年9月10日为第一阶段,中心任务是摧毁正太路交通。1940年9月22日至1940年10月上旬为第二阶段,主要任务是继续破坏日军的交通线,并摧毁日军深入抗日根据地的主要据点。1940年10月上旬到1941年1月24日为第三阶段,主要任务是反击日军的报复性“扫荡”。据八路军总部1940年12月10日的统计,百团大战仅前三个半月期间,进行大小战斗共1824次,击了日伪军的反动气焰,有力地配合了国民党军正面战场的作战,极大地振奋了全国的抗战信心。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大战中的插曲》。
  二、写作背景
  1940年10月20日,八路军在华北地区向侵华日军发动了规模庞大的百团大战,晋察冀军区3团1营奉命进攻井陉煤矿。战斗结束后,井陉煤矿日籍站长加藤清利和妻子在战斗中死亡,留下2个女儿:6岁的加藤美惠子和还在吃奶的加藤琉美子。虽然日本人发动侵华战争,造成中国人的重大伤亡,无数家庭妻离子散,穷凶极恶的日军甚至连小孩子都不放过,但中国军民面对2个日本幼儿,绝不可能像日军一样残忍。最终加藤美惠子和妹妹被八路军战士救助。聂荣臻元帅听说后,随即命令将两个孩子送到晋察冀军区指挥部,细心照顾收养2个日本孤儿。由于加藤琉美子年纪尚小,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