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30990字。

  2023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现代文阅读专项训练
  实用类文本阅读之新闻通讯访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中国国务院新闻办公室2021年4月6日发布《人类减贫的中国实践》白皮书。白皮书全景式地反映了中国减贫事业。本报记者就读者关心的话题,专访了北京师范大学中国扶贫研究院院长张琦。
  记者:让贫困人口和贫困地区同全国一道进入全面小康社会,是我们党的庄严承诺,请问白皮书如何介绍我国在减贫方面所作的努力?
  张琦:白皮书全面回顾了中国消除绝对贫困的伟大历程。
  1949年之前,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进行土地革命,推翻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反动统治,取得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为中国摆脱贫穷落后扫清了障碍,创造了根本政治条件。新中国成立后,党团结带领人民废除了延续2000多年的封建土地制度,消除了造成农民贫困的主要制度因素。
  改革开放至党的十八大之前,党团结带领人民实施了大规模、有计划、有组织的扶贫开发。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发展进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入关键阶段。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将脱贫攻坚摆在治国理政的突出位置,持续高位推进。8年多来,投入了大量的人力、财力、物力,实现了脱贫攻坚战的全面胜利。
  记者:请问我国在减贫方面取得了哪些成就?
  张琦:关于我国在减贫方面取得的成就,白皮书在第二章分五个方面进行了详细介绍。
  一是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为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任务作出了关键性贡献。贫困人口的收入和福利水平大幅提高,教育、医疗、住房等条件明显改善。贫困地区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从2013年的6079元增加到2020年的12588元。
  二是贫困地区经济社会快速发展,落后面貌得到根本改变。截至2020年底,全国贫困地区新改建公路110万公里、新增铁路里程3.5万公里,贫困地区具备条件的乡镇和建制村全部通硬化路、通客车、通邮路。贫困地区农网供电可靠率达到99%,大电网覆盖范围内贫困村通动力电比例达到100%,贫困村通光纤和4G比例均超过98%.三是脱贫群众精神风貌焕然一新,发展信心得到增强。脱贫攻坚唤醒了贫困群众对美好生活的追求,极大提振和重塑了贫困群众的精气神,增强了脱贫致富的信心和劲头。
  四是妇女、儿童、老人和残疾人等群体中特殊困难人员生存发展权利得到有效保障。经济困难的高龄、失能等老年人补贴制度全面建立,惠及3689万名老年人。700多万名贫困残疾人如期脱贫,1066.7万名残疾人纳入最低生活保障,织牢了最低生活社会保障安全网络。
  五是贫困地区基层党群干群关系明显改善,治理能力显著提升。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不断增强,凝聚力战斗力号召力明显提高。
  记者:白皮书的大标题是“人类减贫的中国实践”,请问脱贫攻坚对于中国发展和世界减贫有哪些意义?
  张琦:从国内看,脱贫攻坚实践为乡村振兴和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奠定了坚实基础。脱贫攻坚制度体系、工作体系,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提供了宝贵经验。脱贫攻坚为贫困地区带来了先进发展理念、现代科技手段、科学管理模式,给贫困地区输入了生机活力,激活了发展的动力源。脱贫攻坚战改变了贫困地区落后面貌,推动了中国农村整体发展,补齐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最突出短板,为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奠定了坚实基础。脱贫攻坚的胜利,也极大增强了中华民族的自信心自豪感和凝聚力向心力,极大增强了中国人民创造更加美好生活的信心和底气,这将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凝聚伟大精神力量。
  从全人类减贫视角来看,中国脱贫攻坚为世界减贫作出了突出贡献,也为人类减贫探索出了新的路径方法,供世界各国分享。摆脱贫困一直是困扰全球发展和治理的突出难题,尤其是在全球贫困状况依然严峻、一些国家贫富分化加剧的背景下,我国提前10年实现《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减贫目标,为世界减贫注入了信心和力量。
  中国积极倡导构建没有贫困、共同发展的人类命运共同体。当今世界正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贫穷、饥饿、疾病侵蚀着人们追求美好生活的希望和信心,世界减贫事业亟需明确的方向和可持续的措施,因此脱贫攻坚成绩不仅属于中国,更属于世界。中国脱贫攻坚为世界减贫播下了希望的种子。
  (摘编自黄俊毅《脱贫攻坚成绩属于中国更属于世界——访北京师范大学中国扶贫研究院院长张琦》,《经济日报》2021年4月9日)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面对白皮书如何介绍我国在减贫方面所做努力的提问,张琦表示白皮书全面回顾了自党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到十八大以来,中国消除贫困的伟大历程。
  B.被问到我国减贫方面的成就时,张琦运用大量数据,从农村贫困人口收入、贫困地区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做了具体回答,还表示这有利于改善党群关系。
  C.关于脱贫攻坚对中国发展的意义的提问,张琦表示脱贫攻坚不仅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奠定了基础,还增强了人民创造美好生活的信心和底气。
  D.阐释脱贫攻坚的世界意义时,张琦表示中国脱贫成绩属于中国,更属于世界,所以当贫穷、疾病等侵蚀人们生活信念时,中国的脱贫攻坚为世界带来希望。
  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取得脱贫攻坚的胜利,既是我党对人民的庄严承诺,也是我党深得群众拥护的重要保障。
  B.脱贫攻坚,既要帮扶贫困地区改善物质条件,也要帮助他们去提振信心、更新发展理念。
  C.脱贫攻坚的胜利,意味着我国提前实现了联合国有关目标,为世界减贫事业指明了方向。
  D.《人类减贫的中国实践》白皮书,从全人类视角,全景展现中国减贫事业,供世界分享。
  3.访谈以“脱贫攻坚成绩属于中国更属于世界”为正标题,请结合材料分析,为什么说脱贫攻坚成绩“更属于世界”?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宏大丰富的文献,波澜壮阔的党史
  百年党史宏大丰富,档案文献浩瀚繁杂。没有深厚的功力,很难在梳理和阐释时做到深入浅出、举重若轻。本期读书周刊封面对《文献中的百年党史》的作者李颖做深度访谈。
  读书周刊:中国共产党诞生之际,遭遇很多外界因素的干扰乃至破坏。一大通过的第一个纲领也缺失了第11条的内容。对于这个问题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