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2000字。

  古代诗歌阅读:表达技巧
  一、表达技巧
  是个广义综合概念,他是指使诗歌形象更鲜明、语言更凝练、意境更含蓄蕴藉、诗歌的表现力更强的所有方法。
  (一)修辞手法
  01、比兴:渲染或引起下文
  02、比喻:形象具体
  03、比拟:生动形象
  04、对偶:整齐含蓄
  05、对比:鲜明突出
  06、双关:含蓄委婉、趣味
  07、夸张:浪漫、突出、增强感染力
  08、借代:简练含蓄
  09、互文:言简意赅
  10、反问  设问:承启深化、强调
  11、反复:强调突出
  (二)表现手法
  比兴/用典/对比(古今、色彩、远近、高低)衬托(反衬):以动衬静 、以声衬寂 、以明衬暗、以乐景衬哀情、
  1、动静结合
  动静手法是指在一首诗中既有动态描写,又有静态描写。
  山居秋暝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明月松间照
  动静相生!
  美妙无穷!(静景 所见)
  清泉石上流(动景 所闻)
  竹喧归浣女
  视听结合!
  动静结合!
  声形相生!(山静,所闻)
  莲动下渔舟(水幽,所见)
  鹿柴
  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
  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
  (1)请分别说出《山居秋暝》和《鹿柴》这两首诗在表达技巧方面的特点?
  《鹿柴》在表达上的特点是“反衬”,以“人语”反衬其静,用“返景”反衬其幽暗。
  《山居秋暝》则是运用以动衬静、动静相生的描写手法;
  2、用典
  用典的作用在唐以前诗歌中主要表现为增加诗歌的容量,使诗典雅耐读,富于文采;
  在唐以后的诗词曲中主要是怀古伤今,咏史言志。
  李商隐
  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
  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
  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
  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
  颔联: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用典)
  用典1:庄周梦蝶  
  这则寓言是表现庄子齐物思想的名篇。庄子认为人们如果能打破生死物我的界限,则无往而不快乐。
  这一典故包含了诗人美好却又十分虚缈的心灵寄托。
  用典2:望帝啼鹃
  望帝,古代神话中蜀王杜宇的称号。传说他死后灵魂化为杜鹃,啼声非常悲凄。
  “杜鹃啼血”包含了诗人无限的悲怆、难言的愁绪与怨愤。
  用典3:鲛人泣珠
  沧海月明珠有泪
  南海有鲛人,水居如鱼,不废绩织,其眼泣则能出珠。——《博物志》
  典出《洞冥记》:“﹝ 吠勒国 人﹞乘象入海底取宝,宿於鮫人之舍,得泪珠,则鮫所泣之珠也,亦曰泣珠。”后以“鮫人泣珠”谓神话传说中的鲛人能流出泪珠化作珍珠。
  “沧海、明月、明珠、泪珠”
  这一连串凭借联想交融起的意象,幻化成了一个难以分辨的可望而不可即的又带有哀婉的妙境。
  典故4:良玉生烟
  蓝田日暖玉生烟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