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部编版)选择性必修中册10《苏武传》等知识梳理
统编版(部编版)选择性必修中册10《苏武传》知识梳理.docx
统编版(部编版)选择性必修中册第三单元11.2《五代史伶官传序》知识梳理.docx
统编版(部编版)选择性必修中册古诗词诵读《书愤》知识梳理.docx
书愤——知识梳理
陆游
【学习目标】
1、学习知人论世等诗歌鉴赏方法。
2、以《书愤》这首诗观照整个南宋时代相类主题的诗词。
3、理解南宋末陆游等爱国志士壮志难酬、年华空老、有心报国无路请缨的悲愤情怀。
【文学常识】
选自《剑南诗稿校注》。陆游,字务观,号放翁,越州山阴人,南宋文学家、史学家、爱国诗人,怀着“一身报国有万死”的牺牲精神,决心“扫胡尘”、“请(平定)国难”。
陆游生逢北宋灭亡之际,少年时即深受家庭爱国思想的熏陶,立下了“上马击狂胡,下马草军书”的志向。宋高宗时,参加礼部考试,因受宰臣秦桧排斥而仕途不畅。孝宗时赐进士出身。中年入蜀,投身军旅生活。嘉泰二年,宋宁宗诏陆游入京,主持编修孝宗、光宗《两朝实录》和《三朝史》,官至宝章阁待制。晚年退居家乡,嘉定二年,85岁的老诗人,抱着“死前恨不见中原”的遗恨,离开人世。
著有《剑南诗稿》《渭南文集》等。陆游亦有史才,他的《南唐书》,“简核有法”,史评色彩鲜明,具有很高的史料价值。陆诗的突出特点是“多豪丽语,言征伐恢复事”。
近体诗,也叫今体诗,唐代诗人在五代梁陈诗人对诗律研究和创作实践的基础上创造了律诗和绝句这两种新诗体。律诗分五言和七言,每首四联,依次称首联、颔联、颈联、末联(或尾联);每联两句,上句称出句,下句称对句;每句的平仄都有严格规定,特别是第二、四、六字的平仄不得随意变更;凡偶句都要押韵(首句可押可不押),一般押平声韵,一韵到底;中间两联须对仗。近体诗的绝句,也称律绝,每首两联,平仄和押韵同律诗一样,只是不一定对仗。王维的《山居秋暝》是五言律诗,课文中所选杜甫和李商隐的诗是七言律诗,王昌龄和刘禹锡的诗是七言绝句。
【整体感知】
诗人借北望中原,回顾青年时的凌云壮志和火热的战斗生活,并由此俯仰千载,抒发了自己壮志难酬、岁月蹉跎的感叹和对投降派的强烈愤慨。
【内容探究】
1.诗人“书”了哪些事?
首联“书”早年恢复中原之志,颔联“书”两次抗金胜利之役,颈联“书”年事已高,壮志未酬之情,尾联“书”敬仰诸葛亮,渴望建功立业之愿。
……
五代史伶官传序
欧阳修
【学习目标】
1.了解作者及文章创作的时代背景,把握文章的主要观点及意图。
2.从选材、论证方法等角度,分析文章精妙的构思,体会文章的论证力度。
3.学习文章以散体写史论的方法,以及作者积极关注社会现实的人生态度。
【文学常识】
选自《新五代史•伶官传》。欧阳修,字永叔,自号醉翁,晚年又号六一居士,谥号文忠,北宋政治家、史学家、文学家,与韩愈、柳宗元、苏轼、苏洵、苏辙、王安石、曾巩合称“唐宋八大家”,并与韩愈、柳宗元、苏轼被后人合称“千古文章四大家”。他领导了北宋诗文革新运动,主张写文章实用,重内容,反浮靡,继承并发展了韩愈的古文理论。其散文创作的高度成就与其正确的古文理论相辅相成,从而开创了一代文风。欧阳修在变革文风的同时,也对诗风、词风进行了革新。在史学方面,也有较高成就,他曾主修《新唐书》,并独撰《新五代史》。有《欧阳文忠公集》传世。
序,是文体的一种,有书序和赠序之分。书序也称叙、引、导言、前言之类,主要说明书籍著述或出版意图、编次体例和作者情况等,可以放在诗文前面,也可放在诗文的后面。赠序是临别赠言,内容多推重、勉励之辞。
伶官,古称演戏的人为伶,在宫廷中授有官职的伶人叫作伶官。伶官也是乐官,
……
苏武传
班固
【学习目标】
1.识记《汉书》及班固的相关文学常识,积累文中重要的实词、虚词、特殊句式;
2.分析本文塑造人物形象的技巧和方法。
3.鉴赏苏武人物形象,感悟民族气节,弘扬爱国主题,弘扬民族文化。
【文学常识】
选自《汉书•李广苏建传》。班固,字孟坚,扶风安陵人,曾任兰台令史,东汉著名史学家,文学家,主要作品有《汉书》《两都赋》《白虎通义》《咏史》等。少年时就能作文诵诗赋,长大后博览群书。后任兰台令,经过20多年的努力,写成《汉书》。和帝永元元年初,班固随大将军窦宪出征匈奴,为中护军。其父班彪曾续司马迁《史记》作《史记后传》,未成而故。班固立志继承父业,在《史记后传》的基础上,进一步广搜材料,编写《汉书》。后来,班固因窦宪专权受到株连,死于狱中。除《汉书》外,班固还是一个出色的赋作家,他的创作活动主要表现在他身体力行地提倡散体大赋上,其代表作《两都赋》,是以两都(长安、洛阳)为题材的作品中规模宏大、别具特色、成就突出、影响最大的一篇,开创了京都赋的范例,直接影响了后世的创作,被《文选》列为第一篇。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