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10520字。

  第10课 苏武传
  课文导入 素养任务
  苏武是我国历史上著名的民族英雄。汉武帝时,苏武奉命出使匈奴,被匈奴扣留十九年,历尽艰辛,持节不屈,成为中华民族历史上光耀千古的英雄。现在,就让我们走近苏武,走进他充满血泪而又辉煌无比的人生。 1.了解班固以及《汉书》的相关知识。
  2.积累文言常见的字词和句式,培养归纳整理字词的能力和习惯。
  3.学习本文塑造人物形象的技巧和方法。
  4.感受苏武的人格魅力,学习他强烈的爱国情怀。
  任务驱动一 阅览资料•认识作者
  [资讯概览]
  一、作者介绍
  班固(32—92),字孟坚,扶风安陵(今陕西咸阳东北)人。东汉史学家、文学家。《后汉书•班固传》称他“年九岁,能属文,诵诗赋。及长,遂博贯载籍,九流百家之言,无不穷究。所学无常师,不为章句,举大义而已”。其父班彪曾续司马迁《史记》作《史记后传》,未成而故。班固立志继承父业,在《后传》基础上,进一步广搜材料,编写《汉书》。后因有人向汉明帝诬告他篡改国史,被捕入狱。其弟班超上书解释,始得获释,被任命为兰台令史,经过二十多年的努力,写成了《汉书》。汉和帝永元初年,班固随窦宪出征匈奴,不久窦宪因“谋反案”被诛,班固也受牵连被捕,死于狱中。
  二、典型事迹
  赋颂东都
  东汉政权建立后,定都洛阳,至明帝时,疏浚护城河、修缮城墙,以重整皇宫。可是,关中上了年纪的士绅们仍怀恋西汉都城长安的热闹场面,认为东汉建都洛阳是错误的,希望朝廷迁回长安。班固认为洛阳更加适宜,不想因迁都议论而扰乱人心,于是作《两都赋》,盛赞东都洛阳规模建制之美,并从礼法的角度,歌颂光武帝迁都洛阳、中兴汉室的功绩,宣扬洛阳建都的适宜性,以驳斥关中人士不切时宜的议论,澄清人们的模糊认识。
  史论秦亡
  永平十七年(74),汉明帝召集班固、贾逵、郗萌等人到皇宫云龙门,讨论《史记•秦始皇本纪》中司马迁赞语有无不当之处,班固当廷指出一处错误。出宫后,班固为进一步说明自己对秦亡的认识,作史论《秦纪论》,揭示秦朝历史走向灭亡的必然性。
  [情境活动]
  班固继承父志,历尽曲折,终修成《汉书》,成为名垂千古的文史大家。历代名人名家因此对班固多有评价,请搜集相关评说资料并加以整理,展示给同学看。
  答: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