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7860字。

  2023高考作文备考:经典材料百变通——历史文化名人的深度人生之陶渊明
  陶渊明的人生经历:
  1-29岁:乡村生活“少 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
  29- 41 :仕隐选择
  29岁江州祭酒:“不堪吏职, 少日自解归”
  36岁入桓玄军幕:“如何舍此去, 遥遥至西荆”
  40岁刘裕参军:“聊且凭化迁, 终返班生庐”
  41岁彭泽县令:“我不能为五斗米折腰向乡里小人”
  41—63:归隐田园,农耕写作
  概述
  陶渊明是中国士大夫精神上的—个归宿,许多士大夫在仕途上失意或厌倦了官场之时,往往回会归到陶渊明,从他身上寻找新的人生价值,并借以安慰自己。
  比如因新井诗而被贬江州司马却恬然自安的白居易,比如因乌台诗案而被贬黄州却不惧风雨“一蓑烟雨任平生”的苏轼,比如被南宋投降派排斥仕途坎坷而写诗著文的爱国诗人陆游等等莫不如此。于是,不为五斗米折腰也就成了中国士大夫精神世界的一座堡垒,而平淡自然也就成了他们心目中高尚的艺术追求。
  由于陶渊明的吟咏,酒和菊不仅成为他个人品节的象征,而且成为高情远致的文学意象及士人的象征。阮籍饮酒有以醉逃避祸端和借酒浇愁的意味,陶渊明则是追求酒所助成的物我两忘的境界,陶渊明写菊的诗其实并不多,一共六处,但因“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这两句诗太著名了,菊便成了他的化身,成了中国文学里象征着高情远致的意象。陶渊明生前是孤独的,他的诗歌是一个孤独者的自白。他生命的光辉在他死后才逐渐放射出来,“千秋万岁名,寂寞身后事”,杜甫的这两句诗,用在陶渊明身上是再恰当不过了。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被为何誉为千古名句?
  采菊东篱下”表面上看只是作者隐居生活中的一项内容,实际上也是作者高尚情怀的写照,中国古人历来就有以花喻人的传统,菊花是清雅高洁的象征,所以这一句要从字面意思和隐含的意思两方面加以理解。
  “悠然见南山”更是作者“心远”的形象画面,作者所陶醉、所神往的是那远方的青山,而并非官场,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