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4520字。

  常用修辞手法知识
  比喻
  概念:它是用某一具体、浅显、熟悉的事物或情境来说明另一种抽象、深奥、生疏的事物或情境的一种修辞方法。
  比喻由三部分构成:〈1〉本体、〈2〉喻体、〈3〉比喻
  类型: <1>明喻(甲象乙) : 明喻就是本体、喻体和比喻词都出现的比喻
  例:共产党象太阳。
  <2>暗喻(甲是乙) : 暗喻又叫隐喻,只出现本体和喻体,不用比喻词语是用“是、变成、成为、等于”等代替
  例:我们是祖国的花朵。
  <3>借喻(甲不出现,直接把甲说成乙,也不用喻词)
  借喻是借用喻体代替本体,即只出现喻体,本体和比喻词均不出现.
  例:在稿纸上踩几朵小梅花。(喻"猫爪子印")
  本体 比喻词  喻体
  明喻 √ 像、似、若、犹、好像、仿佛、犹如 √
  暗喻 √ 成、变成、成为、当做、化作 、是 √
  借喻      √
  比喻作用:将表达的内容说得生动具体形象,给人以鲜明深刻的印象,根据事物的相似点,用具体、浅显、常见的事物对深奥生疏的事物解说,即打比方,帮助人深入理解。(事物间有相似性)
  运用比喻应注意三个问题:
  A.本体和喻体必须是两种不同的事物,但又有相似点,否则不能构成比。
  B.比喻要合乎事理。如“广场上人山人海,人们像蚂蚁一样挤在一起” 从情感上看感觉别扭。 
  C.不是所有的“像”字句都是比喻句。
  ①他长得很像他哥哥。
  ②他刚才好像出去了。
  ③攀枝花有很多风景优美的去处,像二滩水库、米易溶洞。
  ④托起它,好像世界上的一切生命都在我掌中似的。
  比拟
  概念:借助丰富的想像,把物当成人来写,或把人当成物来写,或把甲物当成乙物来写。
  作用:能启发读者想像,令文章更生动。
  类型:比拟分为拟人和拟物
  (1)拟人:把物当做人写,赋予物以人的动作、行为、思想、感情、活动,用描写人的词来描写物。
  例:花喜鹊格格地笑起来。
  作用:把禽兽鸟虫花草树木或其他无生命的事物当成人写,使具体事物人格化,语言生动形象
  (2)拟物(借物喻人):①把人比作物,或把此物当作彼物来写。 ②把甲事物当成乙事物来写。
  例:敌人夹着尾巴逃跑了。 (人是没有尾巴的,这里把敌人写成兽类了)
  例:地球好像一个蓝球
  作用:使人物化从而增强语言的趣味性和讽刺性。
  3、比喻和比拟的区别:
  (1)、比喻和拟人最大的不同在于比喻含有喻体
  夸张:
  1、概念:对事物的形象、性质、特征、作用、程度等故意地夸大或缩小描绘的一种修辞方法。
  2、分类: (1)扩大夸张:对事物形状、性质、特征、作用、程度等加以夸大。
  例句:柏油路晒化了,甚至铺户门前的铜牌好像也要晒化。
  (2)缩小夸张:对事物形象、性质、特征、作用、程度等加以缩小。
  例句:只能看到巴掌大的一块天地。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