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11470字。
22 智取生辰纲
教学目标
1.了解明清白话小说的特点,把握小说的内容,概括分析故事情节。
2.运用小说要素分析法,联系全书,分析人物形象,提高对古典小说的赏析能力。
3.感受文本“白话”语言特征,简要了解《水浒传》在中国古典文学中的地位。
4.感受中国古典小说的丰富底蕴,培养阅读古典小说的兴趣,热爱祖国的传统文化。
教学重难点
1.整体感知文章的内容,概括“智取”情节。
2.学习作品明暗两条线索的叙事方法。
3.赏析小说中的主要人物形象,探讨生辰纲丢失的原因。
4.了解早期白话文的特点,体会古今汉语的联系与贯通。
课前准备
1.多媒体课件。
2.学生自主预习字词。
课时安排
3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播放《好汉歌》。)同学们,刚才大家听了一首歌,这首歌叫什么名字?是哪部电视剧里的歌曲?《水浒传》这部电视剧是根据哪部小说改编的?《水浒传》中一共有多少好汉?你都知道哪些好汉?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水浒”的世界,去看看《智取生辰纲》的故事。
二、预习检查
(下列各题,采用PPT的形式,括号内的内容,待学生回答完毕时,稍后显示。)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窥望(kuī) 省得(xǐng) 怄气(òu) 聒噪(ɡuō) 嗔(chēn)
恁地(nèn) 撇下(piē) 兀自(wù) 行货(háng) 勾当(ɡòudànɡ)
尴尬(ɡà) 剜(wān) 逞办(chěnɡ) 怨怅(chànɡ)
喏喏(nuònuò)连声 面面厮觑(qù)
2.给下列多音字注音。
朴 (pō)朴刀
(pǔ) 朴素
(Piáo)姓朴 拗 (niù)执拗
(ào) 拗口
(ǎo) 拗断
省 (shěnɡ)节省
((xǐng)省悟 勾 (ɡòu)勾当
(ɡōu)勾结
3.解释下列词语。
(1)兀自:还,仍然。
(2)逞办:显示(自己的)机智。
(3)喏喏连声:恭敬地连连答应。喏喏,应诺声。
(4)聒噪:早期白话小说中江湖人物打招呼的常用语,相当于“打扰了”“麻烦了”。
(5)死心塌地:形容主意已定,决不改变(多含贬义)。
(6)面面厮觑:互相望着发愣。
三、整体感知
1.作者作品
施耐庵,元末明初小说家,生平事迹不详。博古通今,才气横溢,辞章诗歌、天文、地理、医卜、星象等无不精通,35岁曾中进士,后弃官归里,搜集整理关于梁山泊宋江等英雄人物的故事,闭门著述,最终写成了“四大名著”之一的《水浒传》。
《水浒传》,中国四大名著之一,是一部以北宋末年宋江起义为题材的长篇白话小说。全书前半部写“官逼民反”,好汉林冲、鲁智深等一个个被“逼上梁山”,在宋江上山后,写了几场反土豪、打官军的战争;后半部写宋江被招安,攻辽,打方腊,最后以悲剧结局。小说真实地描写了起义斗争的发展过程:从个人发展到集体反抗,从分散斗争到有组织的斗争,以及起义失败的结局。全书通过描写北宋末年朝政腐败,官府无道,民不聊生,许多正直善良的人们被迫奋起反抗,最终108位好汉在梁山聚义,但随后宋江对朝廷的投降使得一场轰轰烈烈的农民起义走向失败的故事,艺术地反映了中国历史上宋江起义从发生、发展直至失败的全过程,深刻揭示了起义的社会根源,满腔热情地歌颂了起义英雄的反抗斗争和他们的社会理想,也具体揭示了起义失败的内在历史原因。
关于《水浒传》的作者是否只是施耐庵一人,学界尚有争议。明嘉靖时人高儒的《百川书志》云:“《忠义水浒传》一百卷,钱塘施耐庵的本,罗贯中编次。”因此,也有人认为《水浒传》由施耐庵与罗贯中合著。
2.写作背景
课文节选自《水浒传》第十六回“杨志押送金银担 吴用智取生辰纲”。节选的这一部分的背景是:杨志受大名府(治所在今河北大名东)留守梁中书的派遣,押送生辰纲前往汴梁(今河南开封),为梁的岳丈、当朝太师蔡京祝寿。在这之前,宋徽宗要盖万岁山,差遣十个制使去太湖边搬运花石纲赴京交纳。杨志押送花石纲走黄河水路上京时,船被大风吹翻了,丢失了花石纲,杨志因此畏罪逃跑。后来杨志在汴京城卖刀时,盛气之下杀了泼皮牛二,吃了官司,被发配充军。后得梁中书抬举,收在门下,并把押送生辰纲的任务交托给他。谁知生辰纲还未启运,风声早已传出。
3.知识链接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