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4850字。
9 论教养
教学目标
1.了解作者;识记本文生字词。
2.朗读课文,从整体上把握文章的内容。
3.理清文章思路,学习举例论证、对比论证的论证方法。
4.体会本文的语言风格,揣摩重要词语的含义。
5.理解教养的本质,做一个有教养的人。
教学重难点
1.结合旁批注自主阅读课文,思考“教养”的真正含义,领悟怎样做一个有教养的人。
2.本文观察细致,事例生动,说理深刻明晰,行文自然晓畅,学习时注意体会。
3.联系生活中的正反实例进一步理解“教养”对为人处世的重要性。
课前准备
1.多媒体课件。
2.学生自主预习字词。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当你在电影院听到别人高谈阔论的时候,当你在校园听到同学大声喧哗的时候,当你在公交车上看到有人对需要帮助的老弱病残不理不睬的时候……你的心里首先冒出的念头是什么?(学生回答)
对,你一定在心里想,这个人没教养。那么,什么是教养呢?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这位“良心”作家的一篇文章——《论教养》。首先了解一下作者。
2.介绍作者
利哈乔夫(1906—1999),苏联文艺学家、文化史家。生于圣彼得堡一个知识分子家庭,卒于圣彼得堡。1928年毕业于列宁格勒大学。从1938年起,在俄罗斯文学研究所(普希金之家)工作,长期从事古代俄罗斯文学和文化研究。他关心青少年教育,这篇《论教养》选自他为青少年写的《善与美书简》。书中有三十封信,论述心灵美、行为美、自然美与艺术美,文笔亲切、平易、生动,深入浅出,联系生活阐述哲理,耐人寻味,论述的都是道德情操的修养问题。代表作品有《善与美书简》《思考俄罗斯》《俄罗斯文化》等。
二、预习检查
1.订正字音
恪守(kè) 箴言(zhēn) 允诺(yǔn) 自吹自擂(léi)
妨碍(ài) 积淀(diàn) 遵循(xún) 矫揉造作(jiǎo)
愚蠢(chǔn) 汲取(jí) 谚语(yàn) 絮絮叨叨(dāo)
涵养(hán) 贸然(mào) 尴尬(gān’gà) 大发雷霆(tíng)
2.词语释义
恪守:严格遵守。
箴言:劝诫的话。
彬彬有礼:形容文雅、有礼貌的样子。
漠不关心:形容对人或事物冷淡,一点儿也不关心。
随心所欲:一切都由着自己的心意,想怎么做就怎么做。随,任凭;欲,想要。
附庸风雅:为了装点门面而交结文人,参加有关的文化活动(多含贬义)。
侧目而视:斜着眼睛看人,不敢正视。形容憎恨、畏惧或愤恨的神情。也形容敢怒不敢言的样子。
矫揉造作:把弯的弄直,把直的弄弯,来制造器物。形容过分做作,极不自然。
絮絮叨叨:形容说话啰唆,唠叨。
一意孤行:指不听劝告,固执地照自己的意思行事。
随机应变:跟着情况的变化,掌握时机,灵活应付。机,时机,形势。
徒有其表:空有其外表,不实在。
忸怩作态:故意做出不好意思或不大方的样子。
轻而易举:形容事情很容易做。
预习检查的环节是为了检验学生在课前预习的成效,为教师及时了解学情、调整教学重点做铺垫。
三、整体感知
(一)学生初读课文,梳理文章思路。
1.怎样理解本文的题目?
明确:《论教养》中,“论”这个字,确定了文章的议论性质;“教养”是本文的论题,也隐含着文章的论点即“有教养”“真正的教养”等。
2.梳理本文的论证思路,划分结构层次,并概括层意。
(组内合作完成,教师巡视点拨,交流后明确。)
明确:第一部分(1):开门见山,引出论题—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