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16190字。

  词句赏析
  1.阅读下面两首古代诗歌,完成下面小题。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唐]李白
  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
  春山夜月
  [唐]于良史
  春山多胜事,赏玩夜忘归。掬①水月在手,弄花香满衣。
  兴来无远近,欲去惜芳菲。南望鸣钟处,楼台深翠微②。
  【注释】①掬(jū):双手捧起。②翠微:指山腰青翠幽深处,泛指青山。
  对两首诗歌理解和分析错误的一项是(     )
  A.第①首诗以“杨花”“子规”起笔,点明时节,寄寓作者对朋友远谪他乡的牵挂。
  B.第②首诗描绘一幅清幽淡远、极富神韵的春山夜月图,照应题中的“夜”“月”。
  C.第②首诗的加点字“掬”“弄”通过动作描写,表现出诗人山中赏玩的畅快心情。
  D.两首诗歌都将月亮拟人化,前者表达作者怀人之情,后者表达对春山美景的不舍。
  2.阅读下面的诗歌,选出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马诗
  李贺
  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
  何当金络脑,快走踏清秋。
  A.本诗为一首咏物诗,运用托物言志的手法,抒发渴望建功立业却又不被赏识的感慨与愤懑之情。
  B.一、二句写“大漠”空旷荒凉,“燕山”高拔险峻。
  C.“沙如雪”从视觉写出颜色,也从侧面写出了月光的皎洁明亮;“月似钩”形象地写出了月亮的形状。两个比喻是为了表现出边疆夜色的美丽。
  D.三、四句借马抒情:什么时候才能披上威武的鞍具,在秋高气爽的疆场上驰骋,建树功勋呢?“何当”既含无限期盼,又寓无尽无奈。
  3.关于下面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刘禹锡
  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
  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A.首联中,作者概括叙述自己被贬多年的遭遇,“凄凉地”一词饱含无限艰辛,“弃置身”言明自己被放逐。
  B.颔联中,作者使用了“闻笛赋”“烂柯人”两个典故,写出了自己遭贬归来之后的感慨:物是人非,恍若隔世。
  C.颈联以“沉舟”“病树”反衬千帆竞发、万木争春的富于生机的景象,表现了诗人对仕宦升沉、世事变迁的无奈、惆怅与叹息。
  D.尾联点明酬答之意,回应首联,扣住诗题,既有对友人的感谢之情,也表达了共勉之意。全诗感情真挚,沉郁中见豪气,奔放中有哲思,具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
  4.游山西村
  陆 游
  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箫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
  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叩门。
  下列对本诗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全诗用韵,押韵的是“豚、村、存、门”等,音律和谐,节奏鲜明。
  B.首尾呼应,用“莫笑”“足鸡豚”“闲乘月”“无时”等词语,真切表现了村民的淳朴和作者的率真。
  C.全诗以“游山西村”的行踪为线索,脉络清晰,用“柳暗花明”“春社近”暗示出游季节为冬天。
  D.全诗笔调清新,情感真挚,描绘了山村美景和犹存的古风,具有浓郁的生活气息。
  5.阅读下面的古诗,完成小题。
  湖口望庐山瀑布水[注]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