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27260字。

  人教部编版选择性必修上册《第6课<老子>四章》 2022年同步练习卷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9小题,共27.0分)
  1. 对下列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当其无,有器之用       当:连词,只有
  B. 共一毂,当其无,有车之用   其:代词,它
  C. 跨者不行,自见者不明     者:助词,……的(人)
  D. 民之从事,常于几成而败之     而:连词,表修饰
  2. (2021•江苏•徐州市王杰中学高二阶段练习)下列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都不相同的一项是(  )
  A. 当其无,有车之用     其安易持
  B. 故有之以为利     物或恶之,故有道者不处
  C. 死而不亡者寿     民之从事,常于几成而败之
  D. 其在道也,曰余食赘行   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3. 下列选项中,与所给例句句式相同的一项是(  )
  例: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A. 凿户片庸以为室,当其无,有室之用 B. 为之于未有,治之于未乱
  C. 知人者智,自知者明 D. 是以圣人欲不欲,不贵难得之货
  4. 下列对《老子》四章内容或手法的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老子》第十一章里论述了“有”与“无”即实在之物与空虚部分之间的相互关系。所讲的“有”与“无”是就现象界而言的。
  B. 在《老子》第二十四章里,老子用“企者不立,跨者不行”作比喻,说“自见”“自我”“自矜”的后果都是不好的,这些做法是不足取的。
  C. 《老子》第六十四章以“合抱之木”“九层之台”“千里之行”与“生于毫末”“起于累土”“始于足下”进行对比,形象地证明了大的东西无不从细小的东西发展而来的道理。
  D. 老子指出“民之从事,常于几成而败之”,许多人不能持之以恒,总是在事情快要成功的时候失败了。主要原因在于将成之时,人们不够谨慎,开始懈怠
  5.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 ①埏埴以为器:黏土            ②自伐者无功:讨伐
  B. ①跨者不行:跃、越过           ②自矜者不长:夸耀
  C. ①曰余食赘行:同“形”,形体       ②自胜者强:强壮
  D. ①凿户牖以为室:门窗           ②自知者明:知识
  6. 下列句子中加点虚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 埏埴以为器      所谓华山洞者,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
  B. 死而不亡者寿      有如此之势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
  C. 当其无,有车之用      而宋荣子犹然笑之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