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2560字。
高考作文写作提升课堂:把经典作品中堪称神来之笔的文学作品结尾用进作文
俗话说:“编筐编篓,重在收口。”结尾是文章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很多有经验的作家在结尾部分很下工夫。如美国著名作家海明威的小说《永别了,武器》的结尾就改了39遍。古罗马作家奥维德说过:“收尾贵如皇冠。”19世纪俄国作家托尔斯泰也说:“好的那种结尾,就是当读者把作品读完之后,愿把他的第一页翻开来重新读一遍。”综上可见文学作品的结尾有多重要!话说回来,如果你想让自己的作文多点“文艺范儿”,自然可以把那些经典作品中堪称神来之笔的结尾用进作文,征服你的语文老师!
纷纷世事无穷尽,天数茫茫不可逃。鼎足三分已成梦,后人凭吊空牢骚。——罗贯中《三国演义》
【适用主题】人生;历史回眸;世事无常
【作品浅析】《三国演义》之伟大在于贯穿全文的思想启迪,世事无常,岁月不居。全书结尾可歌可叹,适用于感慨人生的主题写作。
【范文示例】莫高窟的每一个洞窟都承载着无尽的秘辛与故事,它们一齐从岁月中款步而来。北魏、西魏、北周时期,由于统治者崇信佛教,莫高窟的修建发展较快。隋唐丝绸之路盛世繁歌,窟内修建空前兴盛。北宋、西夏和元代,窟内修建日渐衰微,甚至停止开窟,满窟华彩逐步被冷落,直到乾隆二十五年它才从多年的冷落中复苏,但晚清政府腐败无能、西方列强如狼似虎,最终莫高窟的绝大部分珍品惨遭抢夺……令人不禁唏嘘,纷纷世事无穷尽,天数茫茫不可逃,繁华敦煌已成梦,后人凭吊空牢骚。幸而,后来常书鸿、段文杰、樊锦诗等一代代青春儿女来到敦煌,竭力保护、全心研究、矢志传承,才有了如今的赞叹代替了牢骚。
“孩子,你究竟是谁呢?”孩子回答说:“我是即将来到的日子。”——〔法〕罗曼•罗兰《约翰•克利斯朵夫》
【适用主题】勇气与毅力;奋斗;探索未来
【作品浅析】一个人到底要经受多少磨难,才会有所成就?《约翰•克利斯朵夫》一书给了我们解答。结尾处这段意味深长的对话给我们以重大的人生启示:未来即便黑暗难避、荆棘丛生,我们仍要像约翰•克利斯朵夫那样:无惧无畏,一往无前。
【范文示例】虽然英雄不问出处,但英雄需问询童年,大多数名人与伟人自童年时期便迸发出创造力与理想的光芒——社会的沧桑、家族的衰败让童年的周恩来尝尽人间冷暖,于是萌生巨大的爱国情感;华佗从小便富有钻研精神,儿时的他便立下鸿鹄之志,不图官位,只为良医;南非第一位黑人总统曼德拉在童年时期目睹了黑色人种所受的不平等待遇,因此开始探寻正义与平等的实现……儿时的他们恰好印证了《约翰•克利斯朵夫》的结尾:“孩子,你究竟是谁呢?”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