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5880字。
高中语文备考-写议论文提高思辨力的方法
议论文,顾名思义就是以“议”和“论”为主的文章,通过阐释自己论点,利用论证方法以及推理过程,证明自己观点是正确的文体。
高考命题:突出了理性思辨能力的考查;高考每道作文题都讲求思辨;广大师生要“将提高思辨能力作为作文训练的重点”。
思辨能力是高中生写作的一个弱项。怎样提高思辨能力呢?以下方法可为思辨赋能。
一、多用疑问词、疑问句进行发问和追问
学生要用“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这三维发问和追问来驱动自己界定事物内涵、探明内在动因、研制实施方案。
面对一堵难以逾越的高墙,如果你迟疑不决,那就先把帽子扔过去。
同理,学生在写作中也需要先把问题抛出来,然后倒逼自己去把事理想通透,把逻辑捋清楚。
在“中国传统文化的当下认同”这一校刊主题征文的写作中,某同学在“怎么办”这一论层是这样发问和追问的:
再次,要探索“怎么来认同”。答曰:既要“内化于心”,也要“外化于行”。何为“内化于心”?它就是“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为什么要“内化于心”?因为只有“内化于心”,才能一往情深,保持定力。须知,只有发自内心的热爱,才能抵得住岁月漫长。何为“外化于行”?它就是“从‘知’走向‘行’”。为什么要“外化于行”?因为认同中国传统文化,不能光喊口号,而要落实到行动中。须知,只有做到了“外化于行”,才能真正将认同落地,并产生实效。
作者首先以“怎么”这个疑问词发问,以“既要……也要……”这个递进复句作答,表明自己的见解;然后以两个“何为……”起头的疑问句追问,以两个“它就是……”的判断句作答,阐释“内化于心”和“外化于行”的各自内涵;再以两个“为什么要……”起头的疑问句追问,以两个“只有……才能……”的条件复句作答,阐明各自原因;最后以两个“须知,只有……才能……”的论断句,阐明各自作用。
步步发问和追问,使论证步步为营,让人信服。
二、多从包含“二元”乃至多元关系的视角切入
事物本身的构成要素往往是多元的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