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10290字。
目 录
不能放任街拍成为“截拍”“偷拍” 1
街拍流行,但不是想拍就能拍 2
跑偏的“街拍”该好好管管 3
明确拒绝仍然跟拍……街拍为何愈发惹人厌 4
街拍有法律底线,不能“想拍就拍” 9
被玩坏的街拍,需要立规矩了 10
万物皆可拍?街拍的前提须是知情同意 11
不能放任街拍成为“截拍”“偷拍”
街拍本是一种艺术展现形式,通常用来记录一些城市的人文环境。如今随着短视频平台的崛起,街拍越来越大众化、商业化。但是,一些拍摄者把街拍“玩坏了”。他们打着“街拍”的幌子,肆意将镜头对准路人,不打招呼不征求意见,拦住就拍。更有甚者,还把镜头偷偷对准了年轻女性的隐私部位。显然,这种行为完全背离了街拍的初衷,分明就是在偷拍。
我国民法典明确规定,拍摄、窥视他人身体的私密部位是违法行为。《治安管理处罚法》中也有相关规定,禁止任何形式的偷拍行为,偷拍他人情节较轻者,也会被处五日以下拘留或者500元以下罚款。
不过,即便有法律规制,那些以“街拍”为幌子,实则进行“偷拍”的行为,仍然大行其道。
之所以出现这种情况,主要源于利益驱动。从目前来看,街拍是可以“变现”的。曾有媒体报道,一位杭州摄影师靠着街拍开网店卖衣服的模特,一天就有高达两三万元返利收入。相对于这种正规的街拍,偷拍到的影像,不仅显得真实,而且成本更低,获得的利润更大。当劣币驱逐了良币,那些以“街拍”为幌子,实则进行“偷拍”的行为,自然就多了起来。
此外,当被偷拍者觉得自己权益受损时,很难找到一个合理的维权渠道,甚至还会招来他人辱骂和非议,也是此类行为屡禁不绝的重要原因。“为什么拍你,不拍别人”“你自己这样穿,还不让别人拍”的言论充斥网络,导致一些被偷拍者不敢维权。
利益的驱使,让一些拍摄者有了“偷拍”的动力;被偷拍者维权困难,则助长了偷拍者的嚣张气焰。这种情况无疑是不正常的,亟须改变。
这其中的关键,便是需要更多外部力量干预。对此,专业律师给出了一些建议,比如相关平台和部门在治理不规范街拍行为时,提升对投诉的反馈效率。互联网平台要加大审核力度,对于有侵权可能的内容,要严格按照法律规定断开链接、删除等。除此之外,还要守护住被拍摄者的“不同意权”,隐私权属于被拍摄者,没有同意拍摄和发布,就不能由所谓“摄影师”说了算。只要有人敢破坏底线、动摇准则,就要追究法律责任。
有人说,“最棒的时尚一向在街头才能找到”。欣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