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19140字。

  高考语文一课一练《拿来主义》
  1.下列有关《拿来主义》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文章开门见山,首先提出“拿来主义”的基本观点,接着批判“送去主义”的实质及严重后果。“送去主义”的表现有送古董、送古画、送新画和送梅兰芳。
  B.作者一针见血地指出“送去主义”的实质是崇洋媚外,接着又形象地揭露了“送去主义”的两大危害:一是导致经济衰败,二是导致主权丧失。
  C.文中说“我们要运用脑髓,放出眼光,自己来拿!”其中的“运用脑髓”即要善于思考,“放出眼光”即要善于鉴别,“自己来拿”即要争取主动。
  D.鲁迅先生用“孱头”“昏蛋”“废物”三个形象,尖锐而生动地批判了对待文化遗产的三种错误态度,这三种错误态度是:①不敢接受;②全盘否定;③全盘吸收。
  2.《拿来主义》第1段对“送去主义”进行了揭露和讽刺。你认为在今天有没有“送去”的必要?应如何看待“送去主义”呢?
  3.在学习了《拿来主义》后,你认为应该怎样传承中国传统文化?结合具体例子写一篇200字左右的短文。
  我的思考: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拿来主义》第一段最后一句“活人替代了古董,我敢说,也可以算得显出一点进步了”,其中“进步”一词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其他类似的词语还有哪些?
  5.根据《拿来主义》一文,说说第四段中“抛来”“抛给”“送来”各指什么意思。
  6.《拿来主义》一文中,“拿来主义”的观点是在哪一段提出的?然后又是从哪一段开始详细阐述的?
  7.《拿来主义》中,怎样理解第三段中“不算坏事情”“丰富”“大度”的含义?
  8.课文的前半部分主要论述什么?和“拿来主义”有什么关系?《拿来主义》
  9.《拿来主义》中,结合全文,回答对待历史文化遗产和外来文化的正确态度是什么。
  10.鲁迅在《拿来主义》一文中谈及对待文化遗产的态度时,明确主张“不管三七二十一,‘拿来’”后又直白地说“他占有,挑选”,有人认为这种“先拿来后选择”未免简单粗暴,有失理性与智慧,不如“先选择后拿来”更慎重而有效。对此,你如何看待?
  11.《拿来主义》一文,运用比喻说理,是本文在写作上的突出特点,请结合文本分析鲁迅是如何运用这一手法的。
  12.本文作者主张的“拿来主义”的内容指什么?怎样理解?
  13.《拿来主义》的题目和论证的重点是“拿来主义”,但前半部分却用了不小的篇幅来论述“闭关主义”和“送去主义”,这是为什么?
  14.《拿来主义》一文中借哪几种形象批判了对待文化遗产的错误态度?对待文化遗产,“拿来主义”者应采取怎样的态度和方法?
  15.但我们被“送来”的东西吓怕了。先有英国的鸦片,德国的废枪炮,后有法国的香粉,美国的电影,日本的印着“完全国货”的各种小东西。于是连清醒的青年们,也对于洋货发生了恐怖。其实,这正是因为那是“送来”的,而不是“拿来”的缘故。
  如何理解《拿来主义》文段中的“送来”?
  16.概括《拿来主义》第三部分内容。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