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6790字。

  河东区2021-2022学年第二学期七年级期末考试试卷 
  语文试卷  
  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II卷(非选择题)两部分。试卷满分100分,考试用时100分钟。 
  答卷前,请你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考点校、考场号、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并在规定位置粘贴考试用条形码。答题时,务必将答案涂写在“答题卡”上,答案答在试卷上无效。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祝你考试顺利!
  第I卷(选择题 共22分)
  注意事项:
  1.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的信息点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的信息点。
  2.本卷共11题,共22分。
  一、(本大题共11小题,共22分。11小题,每题2分。以下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最符合题意。)
  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一项是(      )
  A.轮廓(kuò)        俯瞰(kān)          心有灵犀(xī)
  B.稠密(chóu)       吞噬(shì)          千钧重负(jūn)
  C.厄运(è)          毋宁(wù)           姗姗来迟(shān)
  D.猥琐(wéi)        忏悔(chàn)         怏怏不乐(yàng)
  2.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非物质文化遗产在_____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实现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中,有广阔_____和巨大的发展空间。非遗人要努力探索,积极实践,让非物质文化遗产成为人们认识技艺之美、匠心之美,感知传统之美、生活之美,感悟中华文脉、增强文化自信的有力______。
  A.发扬    前景    媒介                B. 发扬     前路    媒介  
  C.弘扬    前路    载体                D.弘扬     前景    载体
  3.下面一段话有语病的一句是(   )
  ①在天津人眼里,海河犹如母亲河一般,人们对她感情很深。②从专业构图的角度来说,海河有一种曲线美。同时,海河两岸的建筑各具风格,十分精美。③近年来,由于天津的生态环境越来越好,使海河上的红嘴鸥也越来越多。④这些元素叠加在一起之后,就犹如一幅优美的画作。
  A. 第①句          B.第②句            C.第③句            D.第④句
  4.下面句子中的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句是(   )
  公共文化的硬件设施水平不断提升,让老百姓在家门口就能乐享文化的精彩。在全国各地,一座座文化场馆在城市拔地而起,惠民利民??一座座图书馆、文化馆、博物馆、美术馆遍布城乡,丰富了人们的业余生活;一个个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在农村人气高涨,积极对接着乡亲们读书看报、观赏电影、开展文体活动的需求??广大群众的文化获得感映在笑脸上??舞在脚步中。
  A. ,  。     、              
  B. ;  。     ,  
  C. ;   ……   、              
  D. ,  ……   ,
  5,下列对《游山西村》一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     )
  游山西村
  陆游
  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箫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
  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叩门。
  A.首联渲染出丰收之年一片宁静、欢悦的气象。一个“足”字,表达了农家款客尽其所有的盛情。“笑”写出诗人对农村“腊酒浑”的无奈。
  B.颔联描写山间水畔的景色,写景中寓含哲理。不仅反映诗人对前途所抱的希望,也道出了世间事物消长变化的哲理。
  C.颈联由自然入人事,描摹了南宋的农村风俗画卷,诗人赞美古老的乡土风俗,显示出他对吾土吾民之爱。
  D.尾联诗人似乎意犹未尽,笔锋一转。一个悠闲惬意,热爱家乡,与民亲密无间的诗人形象跃然纸上。
  阅读《我以为自己要牺牲了》选段,完成6—8题。
  我以为自己要牺牲了
  杨利伟
  ①9时整,火箭尾部发出巨大的轰鸣声,几百吨高能燃料开始燃烧,八台发动机同时喷出炽热的火焰,高温高速的气体,几秒钟就把发射台下的上千吨水化为蒸气。
  ②火箭起飞了
  ③我全身用力,肌肉紧张,整个人收缩得像一块铁。
  ④开始时飞船缓慢地升起,非常平稳,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