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34810字。

  高考作文备考练习主题:文化传统
  1.阅读下面材料,请任选一个任务,写一篇作文。
  材料一:
  从河南博物院文化创意产品开发好评如潮到河南卫视《元宵奇妙夜》《清明奇妙游》等节日晚会持续“出圈”,传统器物、建筑、服饰、节俗、诗词之美经由创新表达,让古老与“新”“潮”水乳交融,绽放出了无与伦比的魅力。
  材料二:
  关于如何对待传统文化,鲁迅先生认为应区别对待,“或使用,或存放,或毁灭”,在继承时应有思考,有辨别,有方法,如此才能有所创新。
  任务一:传统文化并不是一个抽象的概念,距离我们也并不遥远,它就渗透在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触手可及、触目可见、触耳可闻。你肯定有过很多与传统接触的瞬间。请以“与传统结缘”为题,写一篇记叙文。
  要求:①表达意图明确,内容具体充实。②600字左右。③文中请回避与你有关的人名、校名、地名。
  任务二:关于如何对待传统的思想观念、生活方式、风俗习惯,如何处理传统与现代的关系等问题,你有怎样的思考和认识?请综合上面的材料,自选角度,确定立意,自拟题目,写一篇简单的议论文。
  要求:①观点明确,有理有据。②600字左右。③文中请回避与你有关的人名、校名。
  2.阅读下面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名篇名作是一个国家文化传承的重要力量。然而这些名篇名作从不同视角出发也有不同的看法。好比曹雪芹的《红楼梦》既有中国封建百科全书之称,但也有读者从元妃省亲等细节指出这是一本鬼神恐怖之著;并且陶渊明的《桃花源记》也有类似的说法……
  作为新时代青少年,你对这种新视角有何看法。请你写一篇议论文体现你的体现与思考。
  要求:思想健康,内容充实;文体特征明显(符合书信体要求);语言流畅,书写清晰;字数不少于800字;不许透露真实信息。
  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红楼梦》写到“接外孙贾母惜孤女”时有一个情节,宝玉初见黛玉,要给黛玉起一个字叫“颦颦”。探春问宝玉出自什么典故。宝玉道:“《古今人物通考》上说:‘西方有石名黛,可代画眉之墨。’况这林妹妹眉尖若蹙,用取这两个字,岂不两妙?”探春笑道:“只恐又是你的杜撰。”宝玉笑道:“除四书外,杜撰的甚多,偏只我是杜撰不成?”
  文化的发展过程中,我们既推崇“无一字无来处”的有序传承,也赞赏“前无古人”的天才创造。这个现象也能在更广泛的领域给人以启示:经典是用来学习的,也是用来超越的;规矩是用来遵守的,也是用来打破的。这会引发你怎样的感悟和思考,请结合自己的学习和生活经验,写一篇文章。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4.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在城市广场大街上,穿上国产潮牌彰显个性;在温馨的小家里,用“新中式”家居装点美好生活;笔走龙蛇、行云流水、颜筋柳骨、铁画银钩……今天的互联网页面、电影海报和各类产品包装设计中,人们可以随时领略汉字之美;2022年北京冬奥会和冬残奥运会色彩系统分为5种主色、5种间色、3种辅助色,这源于对自然四时、二十四节气等中国传统文化的理解……不少人发出感叹:原来传统文化可以这么“潮”!
  解读“国潮”二字,“国”字凸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