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3600字。 10 三峡
教学目标:
1.诵读课文,积累常见的文言词汇,疏通文意。
2.品味语言,把握本文景物描写的特点。
3.感受三峡雄伟壮丽的奇景,激发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感情。
教学重难点:
1.抓住精彩的写景段落,把握作品景物描写的特点。
2.感受三峡雄伟壮丽的奇景,激发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感情。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方法:
诵读法、资料助读法、研读品味法、拓展演练法
教学过程展示:
第一课时
一、新课导入
我们伟大的祖国,山河壮美,无数名山大川像熠熠生辉的瑰宝,装扮着中华大地。在这数不胜数的瑰宝当中,长江三峡就是一颗最亮的珍珠。李白《早发白帝城》中写道“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诗中描写的就是三峡风光,今天我们将一起学习郦道元的《三峡》,一起去领略大自然的鬼斧神工!
二、走进课文
(一)资料助读,了解作家作品及写作背景。(展示课前预习)
1.作家作品。
2.三峡:包括瞿塘峡、巫峡、西陵峡。在长江上游重庆奉节和湖北宜昌之间,全长约二百公里。长江三峡驰名中外,古代这里航道曲折狭窄,布满暗礁险滩,水流湍急紊乱航行障碍重重。古诗“巴蜀雪消春涨发,何人敢放东吴船”、“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正是对当时三峡航行的写照。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内容
1.首先,教师范读课文,让学生初步感受文章的美,同时提示学生注意句间停顿。然后让学生进行自读,读准字音,读通节奏,读顺文意。
【朗读指导】
第1段,自/三峡七百里中 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第2段,至于/夏水//襄陵 沿//溯/阻绝 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
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第3段,则/素湍//绿潭 回清/倒影 绝巘/多生怪柏 清/荣/峻/茂
第4段,每至/晴初霜旦 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2.先请学生借助注释和工具书试着疏通文意,标画疑难词句,然后针对自学过程中发现的疑难问题,先同桌讨论,解决不了的问题再全班交流。同时教师将有针对性的对文中的一些通假字、词类活用、一词多义、特殊句式等语言现象进行指导。然后同位合作对译全文。
课堂检查:
(1)解释下列句中的通假字。
略无阙处( )
(2)写出下列句中加点词的古义和今义。
或王命急宣古义:今义:
虽乘奔御风古义:今义:
至于夏水襄陵古义:今义:
(3)解释下列一词多义。
自峡三峡七百里中( )
自
自非亭午夜分( )
沿溯阻绝( )
绝 绝巘多生怪柏( )
衷转久绝( )
回清倒影( )
清
清荣峻茂( )
其间千二百里( )
其
飞漱其间( )
(4)找出下列句中的词类活用词,并解释其语境意。
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回清倒影( )
空谷传响( ) 林寒涧肃 ( )
晴初霜旦 ( ) 素湍绿潭 ( )
(5 )分析下列特殊句式 。
省略句:
清荣峻茂( )有时朝发白帝( )
飞漱其间 ( ) 不以疾也 ( )
【明确答案】
(1)解释下列句中的通假字。
略无阙处(通“缺”,空隙、缺口。)
(2)写出下列句中加点词的古义和今义。
或王命急宣古义:有时。今义:或者。
虽乘奔御风古义:即使。今义:虽然。
至于夏水襄陵古义:是两个词,动词“至”和介词“于”。
今义:连用在一起,表示另提一事。
(3)解释下列一词多义。
自峡三峡七百里中(介词,在 )
自
自非亭午夜分(连词,假如,如果 )
沿溯阻绝(动词,断绝 )
绝 绝巘多生怪柏(形容词,极高的 )
衷转久绝(动词,消失 )
回清倒影(名词,清波 )
清
清荣峻茂(形容词,水清澈 )
其间千二百里(代词,这 )
其
飞漱其间(代词,它们,代古柏 )
(4)找出下列句中的词类活用词,并解释其语境意。
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奔:动词用作名词,飞奔的马 )
回清倒影(清:形容词用作名词,清波 )
空谷传响(空谷:名词作状语,在空旷的山谷 )
林寒涧肃 (肃:形容词用作动词,寂静 )
晴初霜旦 (霜:名词用作动词,降霜 )
素湍绿潭 (湍:形容词用作名词,指急流 )
(5 )分析下列特殊句式 。
省略句:
清荣峻茂( 分别省略了主语水、树、山、草 )
有时朝发白帝(“白帝”前省略了介词“于”,意思是“从白帝城” )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