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9270字。

  二〇二二年教学质量终结性检测
  八年级语文试题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
  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
  一、积累与运用(22分)
  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组是(    )(2分)
  A.苍劲(jìng)      堕落(zhuì)     腐蚀(shí)        安营扎寨(zhài)
  B.翌日(yì)       敦实(dūn)      彷徨(páng)      震耳欲登(zhèng)
  C.棱角(lég)      卑鄙(bì)        蠕动(rú)        相辅相成(fǔ)
  D.缭绕(liǎo)     迂回(yú)        缅怀(miǎn)      接踵而至(zhǒng)
  2.下列词语书写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絮叨      脑畔      驰骋      暖融融      怒不可恶      朝气蓬勃
  B.瞳仁      静慕      告诫      湿漉漉      安营扎寨      名副其实
  C.孕育      烘烤      襁褓      马前卒      琼瑶仙境      川流不息
  D.毁灭      狡辨      趋势      岛屿链      千军万马      暴风骤雨
  3.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2分)
  A.感冒退热冲剂的主要成分是大青叶、板蓝根、草河车配制而成的。
  B.央视举办的《中国成语大会》,让人们从参赛学生身上看到了传承中华文化的希望。
  C.能否切实形成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新风尚,关键在于全面提高国民的基本素养。
  D.我们要养成爱读书,特别是读经典,读名著,让书香飘满我们的生活。
  4.下列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冬天悄悄地到来了,平日里那些活泼可爱的小昆虫都销声匿迹了。
  B.在人们的心目中,时间犹如潮水,湖涨潮落,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周而复始,生生不息。
  C.对诸如此类的问题的争论,使得哲学家们有活可干。
  D.一个烟头引起了大火,这栋被烧毁的大楼让人叹为观止,唏嘘不已。
  5.下列有关文学与文化常识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庄子》是战国时期思想家庄子及其后学的著作,想象奇幻,文笔汪洋恣肆,具有浪漫主义艺术风格。
  B.二十四节气中,清明之后是谷雨,芒种之后是夏至,立秋之后是处暑,寒露之后是霜降。
  C.《礼记》是道家经典著作之一,是秦汉以前各种礼仪著作的选集,相传是西汉经学家戴圣编纂的。
  D.韩愈、柳宗元是唐代古文运动的倡导者,主张废弃华而不实的骈文,创作内容充实、形式自由的散文。
  6.阅读下面名著选段,回答问题。(5分)
  人最宝贵的东西是生命。生命对于我们只有一次。一个人的生命应当这样度过:当他回首往事的时候,他不因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因碌碌无为而羞愧——这样,在临死的时候,他能够说:“我整个的生命和全部精力,都已献给世界上最壮丽的事业——为人类的解放而斗争。”
  (1)这段激动人心、被千千万万青年人作为座右铭的文字,是出自前苏联小说《________》,这是书中一号男主人公________对生命的诠释。(2分)
  (2)请自选角度写一段话介绍一号男主人公。要求结合名著中的其他情节,不少于30字。(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默写(7分)
  (1)________________,禅房花木深。(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
  (2)________________,落日故人情。(李白《送友人》)
  (3)无意苦争春,________________。(陆游《卜算子??咏梅》)
  (4)《石壕吏》中,暗示老妇人被抓走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是故谋闭而不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是谓大同。(《礼记??大道之行也》)
  二、古诗文阅读(15分)
  (一)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4分)
  小松
  杜荀鹤
  自小刺头深草里,而今渐觉出蓬蒿。
  时人不识凌云木,直待凌云始道高。
  8.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前两句写小松原先被掩没在草丛中,而现在感觉要超出蓬蒿的高度了。
  B.后两句写松树幼小时难以被人识别,长成凌云大树才为人们所称道。
  C.“刺头”的“刺”勾勒出了小松外形的特点,体现了小松活泼可爱的性格。
  D.诗人观察敏锐,体验深切,诗中描写与议论相结合,充满理趣。
  9.本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2分)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