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9240字。

  湘潭县2022年上学期期末考试试卷
  八年级语文
  (本试卷总分120分,时量120分钟,共27小题)
  一、现代文阅读(36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
  ①我在五年前脱离技术第一线,一年来逐渐脱离管理的第一线,我已经61岁了。②微软的董事长比尔??盖茨曾经讲过:“让一个60岁的老者来领导微软公司,这是一件不可设想的事情。”③所以比尔??盖茨本人一定会在60岁之前退休。④同样,让一个61岁的老者来领导方正也是一件不可设想的事情。⑤我是属于创造高峰过去的一个科学工作者。⑥有一次在北京电视台的《荧屏连着我和你》这个节目里,我们几个人,被要求用一句话形容我们自己是什么样的人。李素丽的一句话我记得,她说:“我是一个善良的人。”⑦非常贴切,她是一个善良的人,充满了爱心,全心为大家服务。⑧我怎么形容自己呢?我觉得我是“努力奋斗,曾经取得过成绩,现在高峰已过,跟不上新技术发展的一个过时的科学家”。(掌声)⑨所以我知道自己是一个下午四五点钟的太阳。⑩各位呢,上午八九点钟的太阳,这是本科生;硕士生呢,九十点钟的太阳;博士生呢,十点十一点钟的太阳。(笑声)⑾那么,一个快落山的太阳,跟大家讲的,更多的是自己一生奋斗过来的体会。⑿所以我从我一生中觉得重要的抉择中,引发出一些话题跟大家来讨论。 (节选自《我一生中的重要抉择》)
  1.用“/”给文段划分层次,限划两处。(2分)
  ① ② ③ ④ ⑤ ⑥ ⑦ ⑧ ⑨ ⑩ ⑾ ⑿
  2.作者把人生比作不同时期的太阳有什么作用? (3分)
  3.节选文段主要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有什么作用?(3分)
  赋予文化类节目时代触感(6分)    张腾之
  ①近年来,一批聚焦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综艺节目集中涌现。这些节目瞄准大众尤其是青少年群体的审美需求,以当代视角弘扬传统文化,受到广泛欢迎。作为公共文化产品,综艺节目要在文化传播、价值引导、公益服务等方面持续发力,筑牢文化之基,保持时代触感,勾勒“从过去走向现在”的历史脉络,让传统文化“从现在走向未来”。
  ②“诗文随世运,无日不趋新。”综艺节目的创作需要遵循两条基准线——创造性转化,按照时代的特点与要求,选择大众喜闻乐见的表现方法和传播样式,最大限度引起观众共情和艺术共鸣;创新性发展,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加以拓展、延伸,让厚重文化基因与现代社会价值和鸣,继承精华,延伸内涵。
  ③聚焦传统文化,凝结文化自信之“魂”。无论文字、诗歌、舞蹈,还是古籍、文物、建筑,这些留存千百年的文化印记,为综艺节目提供了充足的艺术养分。比如,《典籍里的中国》将戏剧美学与专家解读融入创作,在传承中华文脉方面进行了创新表达。
  ④赋予青春气息,塑造文化传播之“形”。如何让收藏在博物馆里的文物、陈列在广阔大地上的遗产、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都活起来,考验着综艺节目“转译”的功力。有的节目实现场景还原、现场复刻,有的节目拥抱全息投影等新技术,大众化、年轻化、时尚化的传播方式,极大提升了观看、参与、体验、互动的沉浸感。
  ⑤传递时代精神,抒写文化创造之“新”。以益智类节目《国学小名士》第四季为例,节目不仅有典籍故事,还刻画出孟子善辩的鲜明特点,营造代入感;不仅引用经典,还阐释为人处世的道理,体现时代特点。当代语境讲述,内容联通古今,让节目妙趣横生,润物无声地传递经典的力量。
  ⑥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是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也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坚实根基。”时代浪潮奔涌不息,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正在进行时”。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讴歌时代风貌,讲好中国故事,对我们文艺工作者来说,可谓时不我待、责无旁贷,理应新作为,发出最强音。
  4.下列说法和推断与原文意思不相符的一项是(2分)        (     )
  A.第①段采用事例论证,列举近年来一批文化类综艺节目受到广泛欢迎事实,自然而然地引出要谈论的话题,同时还能吸引读者。
  B.文章的标题就是文章的中心论点,对于综艺节目如何在文化传播、价值引导、公益服务等方面持续发力提出了可行性建议。
  C.第②段引用“诗文随世运,无日不趋新”说明了诗文创作要趋新、时尚,紧跟潮流。
  D.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讴歌时代风貌,讲好中国故事,是文艺工作者应该的担当。
  5.下面这则材料可以放在文中第几段作为素材,为什么?(2分)
  《国家宝藏》有个环节“今生故事”,是由它的守护者来讲解。由方正字库设计师讲述的《颜氏家庙碑》今生故事,通过“书法字库”的全新视角,带领观众领略书法艺术在当代的传承与弘扬。从中国传统书法文化,到计算机书法字库,方正字库团队通过打造一座“电子碑林”,让汉字这种古老而优美的文字在现代焕发了生机。
  6.综合全文,说说“赋予文化类节目时代触感”应从哪几个方面着手。(2分)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14分)
  7.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题目。
  材料一:2021年2月10日19时52分,中国首次火星探测任务“天问一号”探测器实施近火捕获制动,环绕器3000N轨控发动机点火工作约15分钟,探测器顺利进入近火点高度约400千米,周期约10个地球日,倾角约10°的大椭圆环火轨道,成为中国第一颗人造火星卫星,实现“绕、着、巡”第一步“绕”的目标,环绕火星获得成功。
  材料二:人们为什么对火星情有独钟?中国首次火星探测任务新闻发言人、国家航天局探月与航天工程中心副主任刘形杰表示,火星一直是人类走出地月系统开展深空探测的首选目标,以往的探测发现了存在水的证据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