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29710字。
文言文阅读专题
江苏省镇江市2022-2023学年高三上学期期初考试语文试题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张孟谈既固赵宗,广封疆,发五百,乃称简之涂以告襄子曰:“昔者,前国地君之御有之曰:‘五百之所以致天下者,约两主势能制臣,无令臣能制主。故贵为列侯者,不令在相位,自将军以上,不为近大夫。’今臣之名显而身尊,权重而众服,臣愿捐功名、去权势以离众。”襄子悢然曰:“何哉?吾闻辅主者名显,功大者身尊,任国者权重,信忠在己而众服焉。此先圣之所以集国家、安社稷乎!子何为然?”张孟谈对曰:“君主所言,成功之美也。臣之所谓,持国之道也。臣观成事闻往古天下之美同臣主之权均之能美未之有也前事之不忘后事之师君若弗图,则臣力不足。”怆然有决色。襄子去之。卧三日,使人谓之曰:“晋阳之政,臣下不使者何如?”对曰:“死僇。”张孟谈曰:“左司马见使于国家,安社稷,不避其死,以成其忠,君其行之。”君曰:“子从事。”乃许之。张孟谈便厚以便名,纳地释事以去权尊,而耕于负亲之丘。故曰,贤人之行,明主之政也。
耕三年,韩、魏、齐、燕负亲以谋赵。襄子往见张孟谈而告之曰:“昔者知氏之地,赵氏分则多十城,复来,而今诸侯孰谋我,为之奈何?”张孟谈曰:“君其负剑而御臣以之国,舍臣于庙,授吏大夫,臣试计之。”君曰:“诺。”张孟谈乃行,其妻之楚,长子之韩,次子之魏,少子之齐。四国疑而谋败。
(节选自《战国策•赵策一》)
10.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 臣观成事闻往古/天下之美同/臣主之权均之能美/未之有也/前事之不忘/后事之师/
B. 臣观成事/闻往古/天下之美/同臣主之权均之能美/未之有也/前事之不忘/后事之师/
C. 臣观成事/闻往古/天下之美同/臣主之权均之能美/未之有也/前事之不忘/后事之师/
D. 臣观成事闻往古/天下之美/同臣主之权均之能美/未之有也/前事之不忘/后事之师/
11. 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赵宗,与“唐太宗”的“宗”含义相同,都是指古代帝王庙号之一,有德者称宗。
B. 社稷,土、谷为古代中国立国之本,社稷为土谷之神,文中用来代指国家或朝廷。
C. 晋阳,山之南、水之北谓“阳”,因城在晋水之北故名晋阳,是当时赵国的都城。
D. 舍,本文中的“舍”和“舍相如广成传”中的“舍”用法相同,都是做动词使用。
12.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张孟谈名声显赫身份尊贵,权力大而众人服从,却主动要求放弃权势、功成身退。
B. 赵襄子听到张孟谈的请求后悲愤交加,坚决不让他离开,甚至准备要杀死张孟谈。
C. 张孟谈最终说服了赵襄子,抛弃了重权和美名,交纳了封地,回到负亲之丘耕种。
D. 赵国有难,张孟谈 赵襄子出谋划策,分别派遣妻儿前往四国,让四国计谋落败。
13.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吾闻辅主者名显,功大者身尊,任国者权重,信忠在己而众服焉。
(2)左司马见使于国家,安社稷,不避其死,以成其忠,君其行之。
14. 张孟谈是如何说服赵襄子同意自己退隐要求的?请简要概括。
江苏省南京市2023届高三上学期9月学情调研模拟考试语文试题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1~15题。(23 分)
(一)
元丰七年六月丁丑,余自齐安舟行适临汝,而长子迈将赴饶之德兴尉,送之至湖口,因得观所谓石钟者。寺僧使小童持斧,于乱石间择其一二扣之,硿硿焉。余固笑而不信也。至莫夜月明,独与迈乘小舟,至绝壁下。大石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