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22240字。

  黑龙江省大庆市2022年中考语文试卷
  一、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24分)
  1.(2分)根据拼音写汉字,要求规范、工整、美观。
  ????时代各有不同,青春一脉相(chéng)。一百年来,中国共青团始终与党同心、跟党奋斗,团结带领广大团员青年把忠诚书写在党和人民事业中,把青春播撒在民族复兴的征程上,把光荣(juān)刻在历史行进的史册里。
  2.(2分)下列词语中,加线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修葺(qì)    惩罚(chéng)莅临(wèi)  深恶(wù)痛疾
  B.恐吓(hè)    憎恨(zèng) 狭隘(yì)   面面相觑(qù)
  C.丁卯(mǎo)   狡黠(xiá)  亵渎(xiè)  哗众取宠 (huá)
  D.分享(xiáng) 诘难(jié)  塑料(suò)  载人飞船(zài)
  3.(3分)下列加线成语使用错误的一项是(  )
  A.霍金尽管被疾病困在轮椅上,但仍锲而不舍,创作了一系列科学著作。
  B.诸葛亮,殚精竭虑,“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他心中所系是兴复汉室的伟业。
  C.对于孩子的坏习惯,他总是不以为然,觉得这些都无关紧要,不必大惊小怪。
  D.一些消费者只关注商品外包装而忽视其内在价值,这种做法无异于买椟还珠。
  4.(3分)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每当回忆起初中四年的学习生活,老师那严肃的神态,亲切的话语,耐心的指导,总浮现在我的眼前。
  B.能否根治中小上聊天和网络游戏的“顽症“,是保证青少年健康成长的条件之一。
  C.游客在名胜古迹上刻字、涂划等不文明的旅游现象屡禁不止,其原因是缺乏个人修养造成的。
  D.“一带一路”构想的实施,必将促进我国乃至世界经济、文化的大发展,这是不容置疑的。
  5.(2分)下列关于文学、文化常识的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
  A.阊,居民聚集处。古代二十五家为一闾,贫者居住闾左,富者居住闾右,故以“闾左”来指代贫苦人民。
  B.庄子,名周,我国古代著名的思想家、文学家。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之一,与老子并称为“老庄”。
  C.杜甫,字子美,自称少陵野老,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著有《杜工部集》,代表作有“三吏”“三别”等。
  D.《海底两万里》是法国作家儒勒??凡尔纳的作品,小说描绘了奇幻的海底世界,显示了作者非凡的想象力。
  6.(8分)用课文原句填空。
  (1)若夫日出而林霏开,     。(《醉翁亭记》)
  (2)学而不思则罔,     。(《《论语>十二章》)
  (3)     ,寒光照铁衣。(《木兰诗》)
  (4)     ,要留清白在人间。(《石灰吟》)
  (5)《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中,从视觉和听觉两方面,再现紧张激烈的战斗场面的句子是      ,     。
  (6)“只有站得高,才能看得远”,王之涣写到“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杜甫的《望岳》中“     ,     ”与此有异曲同工之妙。
  7.(2分)结合上下文,在画线处补写句子,使语意连贯。
  ????宋词是相对于古体诗的新体诗歌形式之一,是一种重要的文学体裁。它起始于南朝梁代,形成于唐代,     ,是中国古代文学皇冠上光辉夺目的明珠。      。二者风格迥异,各有千秋:豪放派作品气势豪放,意境雄浑;婉约派作品语言清丽,感情婉转。
  8.(2分)口语交际。
  ????下面是某学生向老师祝寿时发言的一个片段,其中表达不得体的两处是       和      ( 只填序号)。
  ????这次我们从全国各地回到①母校,给我们至今健在②的恩师黄教授祝寿。黄教授视名利淡如水,看事业重如山,八十高龄还在做学问。黄教授又把最近出版的大作赠送③给我们几个高足④,我们都感到十分高兴。
  二、阅读理解与分析。(46分)
  9.(5分)阅读下面古诗文,完成问题。
  游山西村
  陆游
  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箫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
  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叩门。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这是一首记游抒情诗。全诗八句无一“游”字,而处处切“游”字,游兴十足。
  B.五、六两句在写诗人流连忘返的同时,也表现了诗人的苦闷和对家乡的思念之情。
  C.七、八两句写诗人如有“闲”时,哪怕拄着拐杖,也愿意“乘月”而来,再访此地。
  D.在诗中,诗人以明快、抒情的笔调,为我们描绘了一幅色彩绚丽的农村风光图。
  (2)当你的朋友因身处困境而烦闷失意时,你认为这首诗中的哪一联最适合用来劝慰朋友?并说明理由。
  10.(14分)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甲]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成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及郡下,诣太中,说如此。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
  ????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未果,寻病终。后遂无问津者。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