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共25题,约8800字。
高中语文第四册第四单元检测
(满分150分,卷Ⅰ分卷Ⅱ分,时间150分钟)
命题人:骆静
第Ⅰ卷(选择题共42分)
一、选择题(21分,每题3分)
1、选出下列加点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组(   )
A.饿莩(piǎo)    奇葩(pā)        丹墀(xī)      蟾(chán)蜍
B.用膳(shàn)    秣(mò)陵      窈(yǎo)窕       盥(huàn)洗
C.玉骢(cōng)      盗跖(zhì)       玉珙(gǒng)    罪愆(qiān)
D.合偃(yǎn)     谂(shěn)知    主角(jué)     变徵(zhǐ)
2、选出下列语句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   )
A.《哀江南》一曲将南京城往日歌舞笙萧的场面与眼前衰败荒凉的景象相对比,抒发了
强烈的亡国之痛。
B.旧中国哀鸿遍野,饿莩满地,那些靠祖宗余荫而醉生梦死的纨绔子弟却过着优哉游哉
的奢靡生活。
C.“下西风黄叶纷飞,染寒烟衰草萋迷。”两句唱词借晚秋景色渲染出莺莺内心的愁苦
萋凉。
D.淡烟暮蔼,衰草荒陌,西风古道,人寂马嘶,构勒出一幅深秋送别的悲凉图画。
3、对下列加点词语的解释,不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只当把你亡化的孩儿荐(推荐)    我不要半星儿热血红尘洒(尘土)
B.口占一绝,为君送行(随口做成)  弃掷今何在(抛弃)
C.最要扶持(当心)                一春鱼雁无消息(书信
D.学生自会临书(临帖)            容学生责认一遭儿(责备)
4、依次填入下列划线处的词语,最正确的一项是(   )
①《窦娥冤》通过窦娥的不幸遭遇,特别是她蒙受的千古奇冤,揭露了当时社会官吏
的      .和法制黑暗的真实情况。
②《长亭送别》写莺莺在长亭给张生饯行,通过词采缤纷、情景交融、流畅圆美的一支
支曲辞,倾吐出她的痛苦、怨恨、满怀希望和缠绵不已的      .心情,成为《西厢记》
中最为股炙人口的一折。
③《闺塾》中三个人物各有性格特点,展开      封建礼教和反对封建礼教的冲突十分
自然。
④《哀江南》这套曲子寓情于景,展现在作者面前的是一幅      的景象。
A.昏庸  复杂  拥护   凄凉         B.昏聩  复杂  维护  凄凉
C.昏庸   烦躁   维护   凄婉       D.昏聩  烦躁   拥护  凄婉
5、下列对古代戏曲知识解说不正确的一组是(     )
A.元杂剧是在前代戏剧艺术和讲唱文学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它的出现标志着中国传
统戏曲艺术进入了成熟阶段;而明清传奇则是一种长篇戏曲形式,它不称“折”,而称
“出”,一部戏大都是四五十出的长篇。在作品容量、曲调形式、角色分工上,传奇较
之杂剧有了长足的进步,因而更便于表现生活。
B.中国戏曲包括元曲和唐宋明清传奇等,它是以表演为中心,以唱、念、做、打等手段
为基础,融文学、音乐、舞台、美术、杂技等为一体的综合性舞台艺术。
C.元杂剧在结构上通常是一本四折,有的还在四折之外加一两个楔子,如《窦娥冤》。
但也有少数作品突破了一本四折的形式,如《西厢记》。
 D.明代是继元代之后中国戏剧史上的又一个繁荣时期。传奇是明代的主要戏曲样式,
并持续到清代,代表作有汤显祖的《牡丹亭》、洪昇的《长生殿》、孔尚任的《桃花扇》。
6、下列句子中,加粗成语使用最恰当的一句是(  )
A.梁先生虽届暮年,然观其书法作品,仍如龙威虎震,剑拔弩张。
B.他在填报高考志愿的第一批校院时,既想报清华大学,又想报北京大学,总是见异
思迁半天拿不定主意。
C.再深奥的文章,他只要浮光掠影地看一遍就能复述出主要内容。
D.这部轻喜剧逗得大家哈哈大笑,人们所有的烦恼都涣然冰释了。
7、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朝韩双方能够重新回到谈判桌前,靠的是两国政府的共同努力,中、俄、美三国政
府从中积极不懈地斡旋取得的。
B.同学们自从采用了新的学习方法后,全班的学习气氛空前浓厚起来。
 C.这样做,不仅有助于我国煤炭出口,同时也将对国内正在实施的煤炭走向市场的战
略举措起到了极好的推动作用。
D.在社会交际中,无论个人还是组织,在公众中的信誉是至关重要的,它是决定成败
的关键。
二、阅读下面选文和宋词,完成8-12题(15分,每题3分)
[正宫][端正好]碧云天,黄花地,西风紧。北雁南飞。晓来谁染霜林醉?总是离人泪。
[滚绣球]恨相见得迟,怨归去得疾。柳丝长玉骢难系,恨不倩疏林挂住斜晖。马儿迍迍的
行,车儿快快的随,却告了相思回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