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8230字。
论述类文本——阅读和解题指导
一、考纲考情
(一)考纲解读
“论述类文章”是指研究各种自然科学现象和社会科学现象的文章,它包括自然科学、经济学、政治学、社会学、教育学、历史学、文化学、语言学、文艺学、美学等学科的文章。
考什么
阅读一般论述类文章
(1)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的含义
(2)理解文种重要句子的含义
1.理 解
(1) 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
(2) 分析文章结构,把握文章思路
(3) 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
(4) 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
2.分析综合
(二)命题特点
1.选文专业性强、学术味浓,阅读上存在一定难度
2.题型设置︰客观选择题
3.考查重点︰
①理解重要概念、句子
②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重中之重)
③分析、概括作者的观点态度
二、真题再现
(一)
1A.作家树立了与时代积极互动的理念,在 创作实践中就能做到以人民为中心。
1C.人民是认识现实、理解时代的依据,因为普通劳动者才是文艺最理想的读者。
1D.真正扎根时代、富有责任感的艺术家,无须考虑人民群众的娱乐和消费需求。
2D.文章末段论证了正面人物的塑造是新时代文艺“以人民为中心”的根本体现。
3D.我国当下文化产品供给的主要矛盾已经由量的问题转向质的问题,艺术家的创作也 应少而精,凝聚共识。
1A表述改为绝对化,将必要条件改为充分条件。
1C强加因果、表述绝对化。
1D表述绝对化
2D曲解文意、缩小范围、无中生有。
3D无中生有。
(二)
铁凝《照亮和雕刻民族的灵魂》
1A.中国自古以来注重家庭伦理,把家庭伦理规范置于比社会伦理制度更重要的位置。
1B.家庭既是生活单位,又是生产单位,决定了“孝”是中国古代社会特有的家庭伦理。
1D.由于家庭结构和家庭伦理的变化,传统“孝”的形式在现代社会无提倡的必要。
2A.文章几次引用文献,目的是论证中国古今经典中对“孝”的理解诠释是一致的。
3C.以“亲亲”作为“孝”的基点,能使得 “孝”在历史实践中一直是自觉自愿的。
1A无中生有。
1B“特有的”表述绝对化。
1D“某些形式已没有必要提倡”,以偏概全。
2A论据与论点关系不对。
3C推断错误, 无中生有。
(三)
汤一介《“孝作为家庭”伦理的意义》
1C.选择远读还是细读的方法,取决于阅读的对象是大规模的文本集合还是单篇文本。
2A.文章区分“计数”与“理解”,是为了论证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