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4330字。

  2023年高考作文备考:全国名校模拟高考作文--团结等5题 立意专家解析
  1、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之江新语》有这样一段话:“懂团结是真聪明,会团结是真本领。”也有人说,我们要涵养团结的本性,既彰显初心使命,也折射品格境界;有人说,我们要磨砺团结的本领,既学会换位思考,也磨砺批评与自我批评的锋刃;还有人说,我们要积聚团结的本色,越是面对挑战,越需要握指成拳,越是攻坚克难,越需要群策群力。
  上述材料能给团结奋进当代青年以启示,请结合你对自身发展的思考写一篇文章。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文题解析】:
  这是一道引语类材料作文题。
  本题注重考生内在的辩证思维能力和批判性思维能力的考查和区分,要求从“涵养”“磨砺”“积聚”三个维度去诠释“团结”的要义;离开这三个维度而谈“团结”,或者离开“团结”而谈三个维度,都是片面的。“涵养”“磨砺”“积聚”层层递进,表达的道理是只有涵养自身、互相磨砺、共同积聚,才是真正“懂团结”“会团结”。而材料中,人们对于团结的思考,则可从观念、行为等角度去思考。“我们要涵养团结的本性”说明我们应当在思想境界上做到“团结”;“我们要磨砺团结的本领”说明我们在实际行动中应当努力做到团结,而具体的方法则是学会换位思考,以及坚持做到批评与自我批评;“我们要积聚团结的本色”的攻坚克难和群策群力,这可以认为是处理好“团结”的人际关系。
  写作时,考生可从个人体验情境出发表达自己的认识与思考,也可以从实现团结的多个要素综合表达,既关注青年一代在社会各项事业中的突出表现和先进事迹,又要厘清当代青年面临的机遇和挑战,做合理的展望,呈现出自身对团结奋进过程的理性认知和深刻认识。考生要注意,作为“当代青年”,我们需要思考,处于价值观形成确立的关键阶段,站在今天特定的时间节点,结合学习经验、生活阅历、时代感受,如何体现与升华自己的思想认识;而“结合自身发展的思考”,则需要考生意识到青年发展与国家、民族未来的发展密切相关。中国青年要团结奋进,自觉担负起时代的重任,在祖国的发展中放飞青春理想,在为人民利益的不懈奋斗中书写有为篇章。
  立意:
  1.团结是凝心聚力。
  2.要团结也要做好责任分工。
  3.激发个人主体意识是团结的要义。
  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材料一:中国科学院院士、西湖大学校长施一公在西湖大学首届本科生开学典礼致辞中说道:“所谓‘大写的人’,就是既要有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