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26830字。
古代诗歌阅读:咏物言志
1.阅读下面两首诗歌,然后回答问题。
咏梅
王安石
颇怪梅花不肯开,岂知有意待春来。
灯前玉面①披香出,雪后春容取胜回。
触拨清诗成走笔,淋漓红袖趣传杯。
望尘俗眼那知此,只买夭桃艳杏栽。
梅花
张道洽
行尽荒林一径苔,竹梢深处数枝开。
绝知南雪羞相并,欲嫁东风②耻自媒。
无主野桥随月管,有根寒谷也春回。
醉余不睡庭前地,只恐忽吹花落来。
注释:①玉面:美人 ②欲嫁东风:出自张先《一丛花令》“不如桃杏,犹解嫁东风”。
(1)下列对这两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前诗首联借世俗之人对梅花的不解,突显梅花不争名利的品质;后诗写苦苦寻觅梅花的过程,点出了梅花的生长环境。
B.前诗颔联用拟人手法写梅花像美人一样,突出其高洁幽香和不畏严寒、傲雪独放;后诗写梅花羞于与向阳之雪为伍,想要委身于东风,凸显梅花的洁白和害羞之态。
C.王安石因梅触发诗兴,笔走龙蛇、唤酒畅饮;张道洽醉酒之后,唯恐玷污风吹落的花瓣而不愿睡到梅树下。
D.两诗对梅的写法不落俗套,别有新意,综合运用描写、议论、抒情等多种表达方式,托物言志,意味深远。
(2)结合两首诗梅各自的特点,试比较两诗主旨的异同。
2.阅读下面两首唐诗,按要求作答。
小松
杜荀鹤(唐)
自小刺头深草里,
而今渐觉出蓬蒿。
时人不识凌云木,
直待凌云始道高。
南轩松
李白(唐)
南轩有孤松,柯叶自绵幂。
清风无闲时,潇洒终日夕。
阴生古苔绿,色染秋烟碧。
何当凌云霄,直上数千尺。
(1)下列对这两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杜诗借物写人,寓意深长,前两句侧重写小松,后两句侧重写世人对小松的态度。
B.“清风”两句写“风因松而见其盛,松因风而见其劲”,为下文抒发感慨做铺垫。
C.两首诗中多次出现“凌云(霄)”字眼,诗人借此表达同样的崇高理想和远大抱负。
D.李诗中“生”“染”“凌”“上”等一系列动词极有表现力,使诗歌语言极有气势。
(2)两首诗的松各有什么特点?
(3)“阴生古苔绿,色染秋烟碧”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
阅读下面这两首诗,按要求作答。
咏牡丹
(宋)王溥
枣花至小能成实,桑叶虽柔解吐丝。
堪笑牡丹如斗大,不成一事又空枝。
苔
(清)袁枚
白日不到处,青春恰自来。
苔花如米小,亦学牡丹开。
3.下列对这两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王诗写枣花和桑叶,先写其“小”与“柔”,再褒扬其实用价值。
B.王诗一反人们对牡丹一向喜爱赞美的心态,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