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21990字。

  古代诗歌阅读(羁旅思乡)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后面题目。
  客 游
  李 贺
  悲满千里心,日暖南山①石。
  不谒承明庐②,老作平原客③。
  四时别家庙,三年去乡国。
  旅歌屡弹铗④,归问时裂帛⑤。
  【注】 ①南山:指李贺家乡的山。②承明庐:汉承明殿旁屋,侍臣值宿所居。③平原客:“平原”指平原君赵胜。李贺作客潞州,是旧赵地,故称“平原客”。④弹铗:《战国策》载冯谖才华出众,在孟尝君门下不甘做下客,因而弹铗而歌,要鱼、要车等。⑤裂帛:指写家信。
  1.下列对本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诗歌标题“客游”点明了诗人的身份,即客居他乡的游子,通过标题可以看出诗歌要表达的情感可能有对家乡、亲人的思念之情。
  B.首联下句的“暖”字与上句的“满”字形成鲜明的对比,写出了在客居他乡的游子心目中,故乡永远是温暖的,永远是值得依恋的。
  C.“日暖南山石。”使用虚写手法表现诗人远在千里之外内心的情怀,“日暖”属于想象的内容,诗人想象家乡温暖的太阳照耀在南山的石头上。
  D.颔联上句中“承明庐”指代当朝统治者,表达自己不能被朝廷重用的失意落寞;下句诗人以“平原客”自称,抒发壮志难酬的慨叹。
  2.杜甫《春望》中有:“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杜诗中的“书”指信,李诗尾联中的“裂帛”也指家信,请简要分析两者表达的情感的异同。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面小题。
  病后登快哉亭
  贺 铸
  经雨清蝉得意鸣,征尘断处见归程。
  病来把酒不知厌,梦后倚楼无限情。
  鸦带斜阳投古刹,草将野色入荒城。
  故园又负黄华约,但觉秋风发上生。
  3.下列对这首诗内容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诗歌开篇以雨后蝉鸣起兴。秋高气爽,雨过天晴,连枝上的蝉也仿佛有所领略而在欢快地鸣叫。“得意”二字,既写出了蝉鸣的神态,又微露了诗人的踌躇满志之情。
  B.第二句由“听”转向“见”。秋雨新洗,值此黄昏之际,行人渐少,尘土不扬,那通往故乡的道路显得分外清晰。在眺望中透露出诗人的心事:怀乡情重,思归心切。
  C.颔联两句极写归思之深、之切。病后的频频把盏,不是为消渴解馋,实因乡愁太深、太重,挥之不去,斥之又来,不得不借助酒力排遣。
  D.颈联又从忆想回到现实。鸦投古刹,草入荒城,诗人于登亭所见景物之荒凉,寄托了自己落拓不遇的身世之感,遂使全诗的思致更见深入、意蕴更见丰厚。
  4.诗歌的尾联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请结合全诗具体分析。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小寒食舟中作①
  杜甫
  佳辰强饭食犹寒,隐几萧条带鹖冠②。
  春水船如天上坐,老年花似雾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