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41740字。
文言文阅读:人物传记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题。
谏成帝营陵寝疏
西汉•刘向
臣闻贤圣之君,博观终始,穷极事情,而是非分明。孝文皇帝居霸陵,顾谓群臣曰:“嗟乎!以北山石为椁,岂可动哉!”张释之进曰:“使其中有可欲,虽锢①南山犹有隙;使其中无可欲,虽无石椁,又何戚焉?”夫死者无终极,而国家有废兴,故释之之言,为无穷计也。孝文寤焉,遂薄葬,不起山坟。
《易》曰:“古之葬者,厚衣之以薪,藏之中野,不封不树,后世圣人易之以棺椁。”棺椁之作,自黄帝始。黄帝葬于桥山,尧葬济阴,丘陇皆小,葬具甚微。文、武、周公葬于毕,秦穆公葬于雍橐泉宫祈年馆下,皆无丘陇之处。此圣帝明王、贤君智士远览独虑无穷之计也。逮至吴王阖闾,违礼厚葬。十有余年,越人发之。秦始皇帝葬于骊山之阿,下锢三泉,上崇山坟,其高五十余丈,周回五里有余,水银为江海,黄金为凫雁。天下苦其役而反之,骊山之作未成,而周章百万之师至其下矣。项籍燔其宫室营宇,往者咸见发掘。其后牧儿亡羊,羊入其凿,牧者持火照求羊,失火烧其藏椁。自古至今,葬未有盛如始皇者也,数年之间,外被项籍之灾,内离牧竖之祸,岂不哀哉!是故德弥厚者葬弥薄知愈深者葬愈微无德寡知其葬愈厚丘陇弥高宫庙甚丽,发掘必速。由是观之,明暗之效,葬之吉凶,昭然可见矣。
陛下即位,躬亲节俭,始营初陵,其制约小,天下莫不称贤明。及徙昌陵,增埤为高,积土为山,发民坟墓,积以万数,营起邑居,期日迫卒,功费大万百余。死者恨于下,生者愁于上,怨气感动阴阳,因之以饥馑,物故流离以十万数,臣甚愍焉。陛下慈仁笃美甚厚,聪明疏达盖世,宜弘汉家之德,崇刘氏之美,光昭五帝三王,而顾与暴秦乱君竞为奢侈,比方丘陇,违贤知之心,亡万世之安,臣窃为陛下羞之。孝文皇帝去坟薄葬,以俭安神,可以为则;秦始皇增山厚藏,以侈生害,足以为戒。初陵之模,宜从公卿大臣之议,以息众庶。
(选自《汉书•楚元王传》)
[注]①锢:用金属溶液填塞空隙。
1.对下列语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不封不树:植树 B.上崇山坟:加高
C.期日迫卒:急促 D.物故流离以十万数:丢失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字解释相同的一项是( )
A.孝文寤焉 风雨兴焉 B.易之以棺椁 斧斤以时入山林
C.由是观之 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过也 D.因之以饥谨 因宾客至相如门谢罪
3.下列各组语句中,分别写薄葬和厚葬的一组是( )
A.棺椁之作,自黄帝始/下锢三泉,上崇山坟
B.丘陇皆小,葬具甚微/水银为江海,黄金为凫雁
C.以北山石为椁/积土为山,发民坟墓
D.始营初陵,其制约小/葬之吉凶,昭然可见矣
4.下面选项中,对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德弥厚者葬弥薄/知愈深者葬愈微/无德寡知/其朔愈厚/丘陇弥高/宫庙甚丽
B.德弥厚者/葬弥薄知/愈深者/葬愈微/无德寡知/其葬愈厚/丘陇弥高/宫庙甚丽
C.德弥厚者葬弥薄/知愈深者/葬愈微/无德/寡知/其葬愈厚/丘陇弥高/宫庙甚丽
D.德弥厚者葬弥薄/知愈深者葬愈微/无德寡知/其葬愈/厚丘陇/弥高宫/庙甚丽
5.下列对原文相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张释之向汉成帝进言:假如有的王陵被人觊觎,即使陵寝修建得十分坚实,终会被大盜挖开。皇帝明白了这个道理,最终薄葬。
B.吴王阖闾违背礼制,实行厚葬;秦始皇大建陵墓,山坟高耸,陪葬丰厚。但没过多长时间,他们的陵墓或被人挖掘,或遭人破坏,可悲可叹。
C.文、武、周公、秦穆公,为长久计,实行薄葬,他们都是道德高尚的智者;那些奢靡厚葬的人,实际上,都是无德寡知者。
D.王侯丧葬之事,关乎人心向背、天下安危,俭则吉,帮则凶。因此,作者在文末劝说成帝弘扬古帝先人的美德,简俭薄葬,不要效法暴秦乱君。
6.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外被项籍之灾,内离牧竖之祸。
(2)孝文皇帝去坟薄葬,以俭安神,可以为则。
(3)初陵之模,宜从公卿大臣之议,以息众庶。
7.刘向提出皇帝要实行薄葬的原因有哪些?请用自己的话概括。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谢弘微,陈郡阳夏人也。父思,武昌太守。从叔峻,司空琰第二子也,无后,以弘微为嗣。弘微本名密,犯所继内讳,故以字行。童幼时,精神端审,时然后言,所继叔父混名知人见而异之谓思曰此儿深中夙敏方成佳器有子如此足矣。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