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26630字。

  高中语文中国古代文学-《韩非子》
  阅读下面两则文言文,完成各题。
  齐桓公之时,晋客至,有司请礼。桓公曰:“告仲父”者三。而优笑曰:“易哉,为君!一曰仲父,二曰仲父。”桓公曰:“吾闻君人者劳于索人,佚于使人。吾得仲父已难矣,得仲父之后,何为不易乎哉?”
  或曰:桓公之所应优,非君人者之言也。桓公以君人为劳于索人,何索人为劳哉?伊尹自以为宰①于汤,百里奚自以为虏于穆公。虏,所辱也;宰,所羞也。蒙羞辱而接君上,贤者之忧世急也。然则君人者无逆贤而已矣,索贤不为人主难。且官职,所以任贤也;爵禄,所以赏功也。设官职,陈爵禄,而士自至,君人者奚其劳哉?使人又非所佚也。人主虽使人,必以度量准之,以刑名参之;以事遇于法则行,不遇于法则止;功当其言则赏,不当则诛。以刑名收臣,以度量准下,此不可释也,君人者焉佚哉?
  索人不劳,使人不佚,而桓公曰:“劳于索人,佚于使人”者,不然。且桓公得管仲又不难。管仲不死其君而归桓公,鲍叔轻官让能而任之,桓公得管仲又不难,明矣。已得管仲之后,奚遽易哉?管仲非周公旦。周公旦假为天子七年,成王壮,授之以政,非为天下计也,为其职也。夫不夺子而行天下者,必不背死君而事其仇;背死君而事其仇者,必不难夺子而行天下;不难夺子而行天下者,必不难夺其君国矣。管仲,公子纠之臣也,谋杀桓公而不能,其君死而臣桓公,管仲之取舍非周公旦,未可知也。
  若使管仲大贤也,且为汤武,桀、纣之臣也;桀、纣作乱,汤、武夺之。今桓公以易居其上,是以桀、纣之行居汤、武之上,桓公危矣。若使管仲不肖人也,且为田常。田常,简公之臣也,而弑其君。今桓公以易居其上,是以简公之易居田常之上也,桓公又危矣。管仲非周公旦以明矣,然为汤、武与田常,未可知也。为汤、武,有桀、纣之危;为田常,有简公之乱也。已得仲父之后,桓公奚遽易哉?若使桓公之任管仲,必知不欺己也,是知不欺主之臣也。然虽知不欺主之臣,今桓公以任管仲之专借竖刁、易牙,虫流出尸而不葬,桓公不知臣欺主与不欺主已明矣,而任臣如彼其专也,故曰:桓公暗主。
  取材于《韩非子•难二》
  注:①宰:厨师
  1.下列对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佚于使人                                     佚:同“逸”,安逸
  B.以事遇于法则行                           遇:适合
  C.此不可释也                                 释:放弃
  D.其君死而臣桓公                           臣:我
  2.下列各组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吾闻君人者劳于索人                            伊尹自以为宰于汤
  B.桓公以君人为劳于索人                         授之以政
  C.使人又非所佚也                                   若使管仲大贤也
  D.是以简公之易居田常之上也                  若使桓公之任管仲
  3.下列对文中语句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人主虽使人,必以度量准之,以刑名参之。
  君主虽然是使用人,但必须用法度来衡量他们,用名实是否相符来检验他们。
  B.夫不夺子而行天下者,必不背死君而事其仇。
  不杀害幼君而去治理天下的人,一定不肯背着已死的君主去侍奉先君的仇敌。
  C.是以桀、纣之行居汤、武之上,桓公危矣。
  这就好比有桀、纣一样的行为而处在汤、武之上,齐桓公是很危险的。
  D.桓公不知臣欺主与不欺主已明矣。
  桓公不能识别臣子欺主还是不欺主,已经很明白的了。
  4.下列的理解和分析,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     )
  A.齐桓公与优人的对话告诉我们得到贤才很不容易,得到贤才后做国君就很容易了。
  B.伊尹和百里奚二人蒙受羞辱为君主献计献策的事例证明君主得到贤才是很容易的。
  C.作者通过管仲和周公旦的对比,证明管仲不会背叛齐桓公,会尽心辅佐齐桓公的。
  D.用桀、纣处汤、武之上和简公处田常之上与桓公处管仲之上类比,说明桓公处境危险。
  5.将下面句子译为现代汉语。
  ①管仲不死其君而归桓公,鲍叔轻官让能而任之。
  ②已得仲父之后,桓公奚遽易哉?
  6.文段最后说:“故曰:桓公暗主。”请根据文意,用自己的话说说作者为什么认为齐桓公是糊涂昏庸的君主。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然后完成各题。
  宋有富人,天雨墙坏。其子曰:"不筑,必将有盗。"其邻人之父亦云。暮而果大亡其财其家甚智其子而疑邻人之父
  (节选自《韩非子•说难》)
  7.对划线句子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暮而果大亡其财/其家甚智其子/而疑邻人之父
  B.暮而果/大亡其财其家/甚智其子/而疑邻人之父
  C.暮而果大亡/其财其家甚智/其子而疑邻人之父
  D.暮而果大亡其财/其家甚智/其子而疑邻人之父
  8.对文章加点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雨:下雨
  B.盗:小偷
  C.亡:逃跑
  D.智:认为……聪明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