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10240字。

  古诗阅读专题
  湖北省八市州2022-2023学年上学期高三联考语文试题
  四、古代诗歌阅读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下面小题。
  昭君怨 赋松上鸥
  杨万里①
  晚饮诚斋,忽有一鸥来泊松上,已而复去,感而赋之。
  偶听松梢扑鹿,知是沙鸥来宿。稚子莫喧哗,恐惊他。
  俄顷忽然飞去,飞去不知何处。我已乞归休,报沙鸥。
  【注】①杨万里(1127--1206),字廷秀,号诚斋,南宋文学家。杨万里一生未被重用,此词是他辞官家居江西吉水时所作。
  15.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偶听”两句从听觉和心理两个角度描写沙鸥泊松投宿,以动衬静,营造出寂静的氛围。
  B.“稚子”两句表现了作者对沙鸥的喜爱,富有生活气息和情趣,“莫”“恐”二字生动传神。
  C.“俄顷”两句运用动作描写,表现词人对沙鸥的牵挂和对自身命运前途的迷茫和担忧。
  D.这首咏物词立意的起点虽是“松上鸥”,但其最终归趣则在词人含蓄而深沉的内心世界。
  16.如何理解“我已乞归休,报沙鸥”两句的多重内涵?请简要分析。
  湖北省武汉市部分学校2022-2023学年高三上学期调研考试语文试卷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两首诗,完成15~16题
  江楼感旧
  赵嘏
  独上高楼思渺然,月光如水水如天。
  同来望月人何处?风景依稀似去年。
  天竺①中秋
  汤显祖
  江楼无烛露凄清,风动琅玗②笑语明。
  一夜桂花何处落?月中空有轴帘声。
  [注]①天竺:指天竺山,在今杭州西湖西。②琅玗:原为神话中的宝树,后常以琅玗比喻秀竹。
  15.下列对两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赵诗第二句写景,描绘了一个月色、水光交相辉映的迷人月夜,进一步渲染了“思渺然"清幽恬静的环境气氛。
  B.汤诗首句写秋夜的静谧,下句写佳节的欢乐。一静一动,既矛盾又统一,营造了中秋之夜宁静祥和的节日氛围。
  C.诗人登楼赏月,都由眼前之景,触发无限思绪。赵诗思及去年同赏此景的友人,汤诗由景生疑,思及花落何处。
  D.同为赏月绝句,二诗均用洗练淡雅的语言,描写登楼赏月时的独特感受,情味隽永,具有空灵神远的艺术美。
  16.赵诗与汤诗均为登楼赏月之作,请分析诗中赏月人形象的异同。(6分)
  湖北省孝感市部分校2022-2023学年高三上学期联合检测语文试题
  四、古代诗歌阅读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面小题。
  游金山寺①(节选)
  苏轼
  我家江水初发源②,宦游直送江入海。
  闻道潮头一丈高,天寒尚有沙痕在。
  中泠南畔石盘陀③,古来出没随波涛。
  试登绝顶望乡国,江南江北青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